電支習慣大戰開打!44萬「新成年人」口袋又不深 為何成業者狂吸對象?
來源:數位時代 吳秀樺攝

2023年《民法》修訂後,滿18歲的國民可以簽署大部分的民事契約,包含租房子、貸款、銀行開戶,以及開立電子支付帳戶。這讓電子支付戰場擴大——全國18、19歲共約44萬的國民,將成為電子支付業者極力爭取的客戶。

更多新聞: 英波音747改造飛機升空發射衛星 西歐歷史性一刻

例如街口支付、一卡通都強打多個使用據點,場域多元且廣泛,吸引18歲族群下載。據了解,其他電子支付業者也正研擬行銷方案。業者透露,為了增加18、19歲的用戶,將陸續公告與校園周遭商圈的合作計畫,並與年輕、多數還是學生的用戶會造訪的商家簽訂合約,如速食店、飲料店等。

在一般消費者所需的金融服務中,幾乎只有支付,不同於其他儲蓄、保險、信貸,是消費者無時無刻、不需門檻就能做的事。

究竟這群滿18歲,滿足法律上「成年人」的門檻,卻不一定具有穩定消費力的用戶,能為電子支付業者帶來什麼價值?

要解讀電子支付的新戰場,或許可以從「習慣」下手,就能理解業者為何大動作要吸收這群年輕人;而根據業者觀察,其實有2大誘因。

誘因一:支付是習慣戰,愈早吸收年輕用戶、愈能打下基礎

「因為這群人會長大啊。」一名電支從業人員直言,雖然這群用戶不一定具有高額的消費力,但是從小開始產生對電子支付的黏著度,長遠來看對於電子支付業者仍是利多。

電支習慣大戰開打!44萬「新成年人」口袋又不深 為何成業者狂吸對象?
來源:mangpor2004 via shutterstock


盡早獲客並一路守候在用戶身側,等用戶進入社會開始賺錢,成為「活躍用戶」——產生貸款、投資等需求時,在第一時間提供產品選項,這向來是銀行、傳統金融機構獲取年輕族群的目的。現在,對電子支付來說亦然,獲取、留存年輕族群,對業者來說是放眼未來的策略,甚至可以說為未來「打下基礎」。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廖珈觀察,數位支付用戶的消費力會隨著年齡上升不斷增加;再看使用習慣,在所有年齡區間中,26~35歲才是最頻繁使用數位支付工具的族群,18~20歲的用戶因過往無法辦理獨立辦理信用卡、開戶等原因,有高達53%的人將現金作為支付首選,數位支付以33%居次。

且根據萬事達卡《台灣消費者數位金融及支付趨勢調查》報告,近9成消費者平時最多只會使用3種支付工具;而從消費金額觀察,2022年與2021年相比,多了將近1成的用戶,每次用數位支付工具付款時,會花掉超過新台幣250元。

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指出,從錢包數量固定、高交易金額的消費筆數增加,可以觀察到「消費者對於特定支付錢包的忠誠度相當高」。

換句話說,若能及早培養18~20歲的這群年輕族群習慣數位支付,在往後就有更大的機會可以鎖定成為忠實用戶。

不過,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助力,而在《民法》下修成年年齡之後,正給了電子支付業者更早獲取用戶的機會。

誘因二:用戶數據比消費金額更值錢

然而對電子支付業者來說,獲取年輕用戶其實具備更多數據的考量。

「工作型態改變與晚婚等因素,以及微型金融服務的普及,其實讓年輕人愈來愈晚對貸款、投資等銀行才能提供的服務產生需求。」一名電支業者表示。也就是說,年輕用戶在遠離銀行提供的服務,讓銀行無法獲客、識客,不僅無法累積數據,也將埋下無法評估用戶信用分數的風險。

而電子支付業者能很好地補起中間的空缺。自從2021年7月新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開放電子支付機構代理收付金融商品的交易,電支業者就開始與保險、證券等業者合作,期望推出更低門檻、更便利的金融服務來服務用戶。

電支業者認為,用戶在日常支付時所留下的消費行為、交易習慣,或是透過電子支付平台購買微型金融商品的紀錄,都將成為評估用戶信用級距的新參數來源。而這讓銀行日後為年輕用戶提供更大型的金融服務如房貸、車貸時,能透過上述資料更精準地審度風險、提供服務。

廖珈表示,電支平台成為新的金融服務入口,是因為用戶使用支付工具的頻率,多半比使用一般的銀行App更高。正是「支付」這種全天候、無門檻的金融行為,所能累積的細緻資料,讓包含純電支業者、儲值卡(原電子票證)業者、零售業者,甚至是銀行等都寧願承擔虧損,也要參與電支市場。

著眼於「新生代」用戶們,電支業者將陸續公告對應年輕族群的優惠、鼓勵方案,一代接著一代下去,「養成數位支付習慣」的用戶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未來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將成為金融業者、電支機構的關注焦點。

責任編輯:陳君毅、林美欣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英國歷史性發射任務傳異常 波音747改造飛機「宇宙女孩」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