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AR眼鏡,檢測工業馬達,任何檢測重點、都會虛擬實境的方式,提醒檢修人員,不只提高效率,也不會產生遺漏。
東海大學工學院,與產業界合作,力推「光點計畫」,讓學生的課程,跨領域學習。
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黃欽印說,「他們在特定的領域裡面,怎麼樣互相合作,去解決企業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在光點計畫裡面,的智慧製造想要引導出來的。」

走進「情緒魔鏡」,AI會自主辨識觀賞者的情緒,再以當代藝術為媒介,創作出觀賞者的畫像。
東海大學數創中心教授周忠信說,「它可以察言觀色,喜怒哀樂它看出來之後,它會用這種我們說的,當代藝術的風格,將你的表情給重繪出來。」
看似平凡的2棟房屋,其實是結合AI互聯網、自然生態科技,資源循環利用概念。
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邱浩修說,「當我們偵測到室內的二氧化碳品質,高到一定程度不健康的時候,我們綠藻系統所產生的氧氣,就會被打進來。」
東海大學4年前,由「大渡山學會」發起「東海AI人工智慧中心」,提供師生更多的學習資源。
大渡山學會理事長鄭清和說,「我們如何站在AI科技的浪潮上面,與時俱進再往前推。」

不只使用在工業上,AI智能也可以運用在藝術、醫療與建築與更多的層面,透過跨領域的學習,為台灣培育更多科技人才。
更多新聞: 記憶中的味道!住德人妻返鄉嚐學生時代美食 一入口瞬間崩潰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