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團專題/金曲歌王朱頭皮帶路!飽覽樂團大小事與音樂文化發展
(圖/民視資料照)

社群中心/蔡詠全報導

出生於1966年的音樂創作人朱頭皮(朱約信),過去以詼諧幽默的歌曲廣為人知,更曾於2000年的金曲獎奪得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此外,他善於揉合各種音樂類型,將台語歌佐以爵士、搖滾、嘻哈等風貌呈現,更曾於解嚴後參與發起「新台語歌運動」,打破早年台灣政治上以國語為尊的約束,實為非常前衛的人物。

此次《台灣樂團專題》特別力邀朱頭皮老師,分享台灣樂團史的起源與發展、揭露唱片產業秘辛、以及對創作人經營等眾多音樂議題侃侃而談。

更多新聞: 台灣樂團專題/做音樂能當飯吃嗎?朱頭皮笑回:建議年輕人不要做

從地下到地上的台灣樂團史

現金台灣樂團遍地開花,但你是否曾想過「地下樂團」以及「獨立樂團」的差別?走紅了、自己開公司後還能稱自己為獨立音樂人嗎?朱頭皮娓娓道來自己身為時代見證者的觀察,也點出現今樂團圈的狀況。


做音樂能當飯吃嗎?

許多對音樂有夢的年輕人,或許都常聽長輩說「玩音樂沒前途」這句話。而事情真的是如此嗎?入行超過30年的資深音樂人朱頭皮,在訪談中對許多產業面、生活實際面做出分析,也對年輕一輩提出了許多建議。

創作自由 vs 商業化

在這個網路流通發達,樂團擁有許多管道發表自身作品的年代,競爭非常激烈,想要出頭天並非容易之事。關於堅持創作自由以及向商業妥協的話題,曾待過「地下唱片」及「主流公司」的朱頭皮也分享了許多看法,從其經驗傳達中,可以窺探到經營音樂事業的各種面向。

金曲獎逐年「金音」化?

近年許多樂迷間流傳「金曲金音化」或「金音金曲化」的聲浪,面對金曲獎、金音獎的獲獎人越來越相近,評審團該如何是好?這是否會造成金音獎定位鬆動?曾經得過金曲獎的歌王朱頭皮,對於這個業界也極為困擾的議題,提出直截了當的看法,同時也對政府提出了建議。


【延伸樂讀】

台灣樂團專題/做音樂能當飯吃嗎?朱頭皮笑回:建議年輕人不要做

台灣樂團專題/商業化就不好嗎?金曲歌王朱頭皮提醒:創作尊嚴恐成為盲點

更多新聞: 台灣樂團專題/商業化就不好嗎?金曲歌王朱頭皮提醒:創作尊嚴恐成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