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掀熱議 學者:做好監督開啟更多可能性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AI時代來臨,人工智慧也進入新聞業,包括印度、南韓等國家,都嘗試用AI主播來提供觀眾更豐富的媒體體驗,台灣第一位AI主播也在民視亮相。不過由於新聞產業肩負第四權責任,AI會不會影響新聞公信力也引發討論,學者普遍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好監督機制,這樣科技應用就能開啟更多可能性,也能讓人力更有效運用在深度報導。

更多新聞: 小粉紅狂讚中國汽車高科技 他揭品牌排行酸:電子垃圾

語氣親切、表情自然,播報國際氣象資訊,全台第一個AI主播在民視亮相,掀起討論,事實上,今年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各國代表也聚焦AI發展對新聞產業的影響。

前NCC委員翁曉玲說,「2018年中國開始推出了第一位AI合成主播之後,然後陸陸續續就有,像是韓國、日本目前AI主播,播報一些比較簡單的資訊。」

AI勢不可擋,像是印尼、南韓、科威特等國家,都已經跟上科技浪潮。

至少6個國家的新聞業者,開發出AI主播,外表各具特色,但共通點是,他們播報的內容,都還是經由真人撰寫、審查,並非靠人工智慧自動生成,因為新聞肩負第四權的監督把關責任,不管是對消息的查證、對事件的觀察,都必須仰賴深度思考能力,是AI無法取代的核心專業。

前NCC委員翁曉玲說,「我認為說可能還沒有辦法做到像面對面的訪談,畢竟就是真人的記者,他的採訪可以觀察到,就是被訪問者,他的表情,然後他的談吐,他想要表達的真意。」AI主播掀熱議 學者:做好監督開啟更多可能性印度新聞內容街訪民眾說,「如果AI製作新聞我會擔心,但如果是傳遞新聞,沒有意見。」

AI進入新聞業,會不會影響到新聞可信度?各國都在討論,不過根據國際期刊聯盟去年公布的「AI與當今媒體趨勢」報告,紐約時報、BBC、路透社等國際媒體,都已經開始使用AI自動生成財經股票、氣象、體育賽事等,較為制式的報導,其實2016年巴西奧運,就已經出現寫稿機器人,比賽結束後兩秒就能完稿,節省人力成本,讓記者更有效投入在採訪現場以及深度報導之中。

海洋大學副教授江雅綺說,「我們希望人工智慧的應用,是讓人類的生活更好,而不是說影響或是取代人類,比如說有些可能是人類會需要休息,或是他沒有辦法做到,這個時候你可以利用這些人工智慧或機器,去開啟一個新的可能性。」AI主播掀熱議 學者:做好監督開啟更多可能性前NCC委員翁曉玲說,「這種Routine式的新聞的資訊的播報,交由這種自動化來報導,我覺得可以讓真人記者,做更多更有意義的,這個新聞的深度的報導,我覺得重要的還是說未來的新聞媒體 ,自己內部能不能去,對於這些新聞做更正確的查核,要做好內部控管。」

說到底,把關、查核的機制,還是真人與AI在新聞產業結合的關鍵,也是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之下,必經的思辨之路。

數位媒體專家Abhishek Prasad說,「總有一天這個行業,會有一些工作部分,因為特定的原因或目的, 使用到ai,你要如何確保給予客戶最好的新聞內容,確保這不涉及偏見,且是正確的新聞。」

世新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翁逸泓說,「它背後可能還是要有一個平等原則的維持,以及它的一些底線,譬如說求真的底線,那只要能夠維持住這個底線,基本上我覺得是相對樂觀的。」

海洋大學副教授江雅綺說,「你不可能要求一個人工智慧的軟體,或是一個虛擬的AI去做任何責任的承擔,所以在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以人為本,我覺得AI其實不像大家所想的,它只會把一些傳統的工作,好像減少工作機會,它也可能創造出更多的新的工作機會。」

面對科技帶來的重大變革,全世界都在探尋新的發展契機,各國媒體遭遇挑戰;也是機會,台灣自然不能自外於這波AI浪潮。

更多新聞: AI主播搶真人飯碗?專家揭真相 點名「1件事」無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