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美國喬治亞水族館合作 極度瀕危「飯匙鯊」10年復育計畫

民視新聞/曾若琦 綜合報導

美國喬治亞水族館,近期和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台灣水產研究所合作,展開長達10年的復育計畫,而主角是俗稱飯匙鯊或鱟殼鯊的「波口鱟頭鱝」。牠們因為背部的特殊尖刺,長期遭過度獵捕,現在已經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極度瀕危物種。

更多新聞: 藝術無價?婚宴紅包驚見「手繪鈔票」神還原!新娘愣了:還蠻有誠意

尖尖鼻子,前半身像熨斗,後半身像鯊魚,魚鰭尾端還帶有白色斑點,這三隻俗稱飯匙鯊或鱟殼鯊的「波口鱟頭鱝」,來自台灣,現在在美國喬治亞水族館悠閒養老。

喬治亞水族館副總可可:「牠們現在處境艱難,整個類別都因過度捕撈,割魚翅交易和現在的珠寶業,處於高度瀕危狀態。」

台灣與美國喬治亞水族館合作 極度瀕危「飯匙鯊」10年復育計畫

名字有「鯊」,卻其實和鯊魚沒關係,反倒是魟魚近親。以背部特殊鱗片和尖刺著稱。台灣漁民因此認為牠們長得像恐龍,但這種特殊尖刺,卻因宗教文化意義,廣受泰國珠寶行業青睞,拿來做成護身戒指或是項鍊。

台灣與美國喬治亞水族館合作 極度瀕危「飯匙鯊」10年復育計畫

喬治亞水族館副總可可:「我們場外設施中,現在有的3隻波口鱟頭鱝,是我們希望與台灣同儕,一起執行的保護計畫的一部分。」

捕撈速度遠大於繁殖速度,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為此把波口鱟頭鱝,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喬治亞水族館,最近也和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和台灣水產研究所合作,展開為期10年復育計畫。

更多新聞: 利比亞洪災釀2000死!馬路慘變「汽車漂漂河」 民眾躲車頂下秒被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