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8年來首例瘧疾死亡!旅遊前沒聽醫師建議 未做1事不幸染病逝世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疾管署12月1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死亡病例,為18年來首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個案曾至奈及利亞,根據疫調發現這名個案出國有前往旅遊醫學門診,接種黃熱病疫苗,但在經過醫師諮詢建議後卻未接受瘧疾預防用藥,最後很遺憾地在當地感染並成為18年來首例死亡個案。

更多新聞: 永續發展創新創意應用競賽圓滿落幕 龍華科大師生勇奪1冠軍5佳作


年底將近,即將邁入寒假及春節旅遊季節,疾管署建議,民眾出遊前應至旅遊醫學門診進行專業諮詢和預防接種、用藥,尤其出遊前往瘧疾疫區前一定要使用瘧疾預防用藥並透過相關預防措施避免感染風險。

1男由奈及利亞返台 當地染瘧疾治療後仍病逝

國內相隔18年再次出現瘧疾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是住在南部的50多歲男性,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曾到奈及利亞,在返台後出現高燒、寒顫等症狀,雖然有到診所就醫但症狀並未改善,甚至出現胸悶、胸痛、噁心想吐、食慾不振、呼吸困難、冒冷汗等症狀。

再次就醫後醫師發現這名個案有心悸、低血壓、發燒等情況,也懷疑有敗血症,進一步前往急診檢驗發現個案血小板較低、發炎指數偏高,有肝功能異常、黃疸等情形,但進行流感、登革熱快篩都為陰性。

林詠青醫師提到,收治住院後個案意識變差,還有頭痛、頸部僵硬等情況,再加上個案曾經前往非洲旅遊,因此懷疑感染瘧疾病進行通報,而後確診感染性瘧,雖然持續治療但病況持續惡化,已經有腦水腫、嚴重休克,轉至加護病房隔天就因多重呼吸衰竭、惡性瘧併發腦水腫及敗血性休克而不幸過世。

前往瘧疾風險區 出國前、中、後做好「這些」防範

瘧疾主要是透過瘧蚊叮咬傳播,在感染瘧原蟲後約有7-30天的潛伏期,林詠青醫師提醒,由於瘧疾潛伏期較長,有時旅客從疫區回台,若沒有注意自身健康狀況、未提及旅遊史,很可能會造成診斷困難而延誤治療。

瘧疾早期症狀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民眾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

尤其惡性瘧是4種瘧疾中最嚴重的,較容易出現重症情形。林詠青醫師表示,致死率超過10%。羅一鈞發言人也表示,如果併發腦性瘧疾不治療的話死亡率幾乎是100%,即使治療死亡率也相當高,約有15%-20%。

羅一鈞發言人強調,民眾絕對不要以為得了瘧疾再來治療就好了,旅遊前應該要先到旅遊醫學門診接受諮詢,並服用瘧疾預防性藥物,目前預防瘧疾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服用預防瘧疾的藥物。

臺大醫院旅遊醫學教育訓練中心盧佳文執行長也提醒,雖然台灣不是瘧疾高危險地區,但要前往風險區如:中南美洲、非洲、南亞、東亞等,最重要的事就是預防用藥,建議旅遊前2-4週以上應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旅遊期間配戴口罩、防蚊等也很重要,旅遊後則要注意疑似症狀並盡速就醫、告知旅遊史。

【延伸閱讀】

陸爆7病毒!過年恐攀高峰 羅一鈞:2類人非必要勿前往

出國旅遊當心病媒蚊叮咬! 專家授「3大招」防範蟲媒威脅

免責聲明:本文為合作外稿授權《民視新聞網》原文轉載,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請逕與原作單位確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2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更多新聞: 桃園軌道願景館慶聖誕 滿足這些條件送限量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