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疫情狂燒! 台大醫曝「感染4症狀」6類人死亡風險高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解釋「食人菌」的危險性,點名「6類人」要特別小心。(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生活中心/林庭蕷報導

日本男足原先預計明(26)日前往北朝鮮平壤參加2026年男子世足資格賽第2輪,卻遭平壤以日本爆發「食人菌」(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為由中止比賽,甚至拒絕補賽。對此,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解釋「食人菌」的危險性,點名「6類人」要特別小心。

更多新聞: 「缺血小板孕婦」渡手術難關!醫笑虧「尪救太太要排隊」曝台灣人暖舉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一般提到「嗜肉菌」都是指A型鏈球菌,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但若皮膚表面有受傷,細菌沾染到受傷的肌膚,也可能造成皮膚感染,感染患者多半會出現扁桃腺發炎、猩紅熱、全身紅疹、脫皮等症狀。

食人菌
黃立民指出,在台灣感染透過抗生素治療能有效控制。(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其實各國都有A族鏈球菌的相關病例,疾管署統計今(2024)年第1週至第11週,每週件數介於22至36件,黃立民指出,在台灣感染透過抗生素治療能有效控制,不太會死亡,此病菌目前也未造成國際疫情威脅,各國基本上不會特別針對此菌祭出旅遊管制,被拿來當作禁賽理由有些牽強。

食人菌
疾管署統計A族鏈球菌的相關病例,今(2024)年第1週至第11週,每週件數介於22至36件。(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不過,黃立民也提醒,A型鏈球菌具有吃掉軟組織的特性,可能會導致血管、動脈、神經壞死,引發大量出血或菌血症,假設患者免疫力不佳且有外傷,傷口可能會組織壞死,外觀看起來像「被咬掉一塊」。若民眾患有糖尿病、尿毒症、神經系統異常病史,或是身上有傷口卻無法察覺、褥瘡、體質虛弱,務必多加留意

更多新聞: 避免凱凱憾事重演⋯兒童受虐「4徵兆」判定!兒科醫:有懷疑就打113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