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宿舍計畫執行率僅三成 學生憂成本轉嫁 宿舍費負擔大
學生關注大學宿舍環境改善問題。(圖/民視新聞)

財經中心/楊思敏、郭文海 台北報導

常有學生抱怨大學宿舍環境差,但在外面租房子,租金貴又碰到惡房東,壓力實在好大。教育部五年前提出"新宿舍2.0",改善學生居住權益,只不過監察院調查,50億預算執行率只有3成,學生認為,現今學校蓋宿舍成本高,如果調漲住宿費又會被罵,所以才會停滯不前!

更多新聞: 每月生活費1萬2…研究生哀號「買麵包都要猶豫」!網曝1實用做法:不香嗎

走進宿舍,淡木頭色裝潢,底下是書桌,上頭是床位,還有沙發區,讓室友們聚在一起聊天,但不是每個大學都這麼高級!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牆壁斑駁、家具老舊,需要翻新。教育部2019年提出為期五年的"新宿舍計畫",50億預算執行率卻只有3成。

台北大學學生會長邱奕翔表示,成本效益一定是學校的優先考量,因為宿舍屬於自償性項目,在基於必須提供合理住宿費的壓力下,學校裝修或興建宿舍方面,就會變得比較保守。

台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翁歆媃則提到,宿舍是涉及到學生權益,認為在興建成本跟價格上面都應該要更透明。

新宿舍計畫執行率僅三成 學生憂成本轉嫁 宿舍費負擔大
立委范雲舉辦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圖/民視新聞)

學生在外租房負擔重,但學校宿舍供不應求,軟硬體也太過老舊。如果學校蓋宿舍,教育部不會補助營建工程,這幾年建築成本高漲,單靠住宿費作為經費來源,學生擔心,成本最後會轉嫁到自己身上,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OURs研究員廖庭輝指出,要讓宿舍供給數增加比例,同時改善校外租屋的品質,優先以租金極高、位於都會區,而且學生住宿需求高的學校,作為優先支持的改善目標。

新宿舍計畫執行率僅三成 學生憂成本轉嫁 宿舍費負擔大
校內住宿生面臨軟硬體老舊問題。(圖/民視新聞)


教育部高教司代理司長梁學政提到,有些學校可以不用自己蓋,到校外租下整棟房子,但當時估計的較樂觀,所以執行率比較低。他表示,比較多是推動現有舊宿舍改建,或學校空地興建新宿舍。


教育部目前補助大專校院蓋宿舍的貸款利息,希望加大誘因,至於學生方面,校內住宿生每月補助1200到1500元,校外租屋的,每月2400到3600元補貼,希望學生能住得好,經濟壓力也少一點。


更多新聞: 高雄中山大學男宿下小雨 校方解釋釀禍主因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