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好青年/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台灣的城市景像怎會美麗呢?──重繪台南神社
更多新聞: 大台南處處淹 宣布晚間停班停課

德聖電影《賽得克巴萊》裡有一幕由日籍演員日比野玲(也拍過台灣大哥大廣告-Amazing智慧一族篇)演出日本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最後病懨懨的躺在一處漢文化閩式建築房宅裡,本文所述的台南神社,故事可以從這裡開始。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國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依約兵分四路佔領台灣,其中陸軍中將乃木希典率領第二師團由枋寮向北進擊台南,當時在台北的台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先行潛逃大陸,而駐守府城的劉永福則在寫信向乃木求和不成後,最後居然丟下百姓變裝從安平搭英輪落跑,漢人苦苦哀求祖國(清國)不要遺棄島上的人民,得到的卻是無助的面對強敵兵臨城下,日軍亦放話不惜屠城,當時城內的人心惶惶可想而知。


台南有句「阿婆仔浪槓」的俗諺,既要浪槓( laŋʟ-kaŋ`)逃走,為何是位阿婆?據史學家李筱峰的考證,講的就是昔日劉永福易容成老婦逃離,棄守台灣的故事,而現在居然有條永福路,爾後可以舉辦「落跑大賽」來紀念一番;另有一處「巴克禮公園」則是永誌當時的英國牧師巴克禮和宋忠堅兩人在醫生吳道源的要求下出城與乃木的部隊和平談判,引日軍進城,這才躱過浩劫。


當時從基隆上岸,帶著精銳部隊近衛師團揮軍南來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一路勢如破竹抵達台南,台灣人民打不過日軍,瘴癘(霍亂、瘧疾之類)卻殲滅敵軍甚眾,連親王也一命嗚呼。北白川在台南的首夜是住在前清進士張紹芬宅(約今之台南市國民黨市黨部),第二夜移入吳汝祥宅第「宜秋山館」(大概就是今之台南公11停車場一帶),至此病情愈形惡化,疾乘西京丸,在吉野艦護航下返日,由横須賀上岸,最終卻是藥石罔效,卒於寓所。

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工藝館(舊近衛師團司令部廳舍)前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像。

  

日本人為了統治台灣,就將北白川宮能親王神格化,定吳汝祥宅為「終焉之地」,用來紀念親王的征台之功,成立「御遺跡所」,入口就在今之永福路上,1922年在御遺跡所東側新建神社,進一步神化統治威權,1923年裕仁皇太子「東宮行啓」,從資料上研判,則以拜訪御遺跡所為主要。


繪製傳統的日本神社建築,我比較注意其基本形式,諸如鳥居、石燈籠、石獅、神馬、狛犬、社務所、拜殿、本殿等。台南神社從老照片看本殿的神明造式,外苑為今之忠義國小,神社事務所則成學校專用圖書館,入口在忠義路上,整體配置軸線為東西向。


終戰後日本人走了,台灣人自不必膜拜殖民者神社,國民黨政府一來就將鳥居拆除,改建漢文化的牌坊,拜殿也改成忠烈祠,改拜中國人。在這個階段裡,我比較好奇的是那座規模不輸給東京靖國神社的台灣神木鳥居拆下來後,材料哪裡去了?那可是價值連城!原在鳥居下的兩尊石獅原本放的是造型可愛的閩南石獅,經過強忍老眼昏花的追查模糊老照片,終於明白在日人製好日式狛犬後,石獅被搬到御遺跡所台階下放置,後來又被運到今天的延平郡王祠裡的「鄭成功文物館」前;狛犬與神馬則是移到新蓋的健康路南區忠烈祠了,2009年因大樹傾倒,撞毀其中一只銅馬,民政局竟連同完好如初的另一座一併當破銅爛鐵給處理掉了,台灣對文化資產的態度就是一貫如此輕忽了事,至於其他文物,個人能力有限,也就很難追查了。


台南神社其後的命運更是時乖命騫。1969年舊忠烈祠遷徒到到今健康路蓋好的新建築,市長林錫山將原址改建一座飛碟造型的體育館,我家姷某就讀台南女中時曾入內表演舞蹈,可憐也沒用個幾年,1991年換成國民黨籍施治明當選市長,竟下令拆除,好好一塊精華區黄金地帶,本來可以規畫和湯德彰公園古蹟精華區連成一氣,而竟只剩停車功能,真是匪夷所思,台灣的市政規劃總是沒有長遠的眼光,不論政權移轉或政黨輪替,如果只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城市又如何漂亮得起來?

台南神社變成如今的公11停車場

  

2011年賴清德市長宣佈將原臺南警察署及公11停車場規劃為台南市立美術館,從國際競標中找到2014年普立茲特克獎的日本建築師坂茂來設計,板茂的名號響叮噹,不過那競圖也被批評為拿到香港落選,卻來台南變成首選,總之,見仁見智,但台南美術界人才輩出,諸如國寶級郭柏川、潘石元、張常華等不勝枚舉,也總算有個館區可供收藏與展出了,只是不知這部台南神社滄桑史是不是就此寫到完結篇了?


用手機拍了影片來分享:

 

本文由 魚夫 授權,原文 連結

更多新聞: 問愛情來這裡!日神社「超直白」戀愛籤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