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特休方式好混亂 開放勞資雙方自訂
勞工特休計算方式,又有變化,現在將改為有5種特休方式,像是現在常見的週年制、曆年制還有會計年度,現在加碼學年制,或給勞雇雙方自行約定,不過不論哪種方式,多半都是由企業主導決定,再加上曆年制、學年制,算出來休假日數會有小數點,不論企業主或民眾難免擔心太過複雜。
周末假期想出遊總是人擠人,很多人喜歡排特休出去玩,比較輕鬆,勞動部最新公告修法,特休假怎麼算,又有變化,從週年制、曆年制、會計年度、學年制,勞僱雙方還能依需求自行約定。

民眾:「我們就是按照就是來就有了,成為正式員工不用滿1年就有。」

民眾:「(特休)按到職日來算,因為你要排年假自己就會有個時間安排,你要出國旅遊也好會有計畫性旅遊。」

各家企業,特休制度往往也不同,目前常用的分別是週年制和曆年制,週年制就是從到職日,開始算起,假設今年7月1日到職,到了明年1月1日,滿6個月先有3天假,等到7月滿1年後,再享7天特休假,不過曆年制是按比例計算,滿6個月,除了原有3天假,還可以先休滿1年,7天年假的前3.5天,總共6.5天,剩下的3.5天,可以和下一年度的10天特休假半數5天,合計8.5天來計算。

但教職員可以選學年度休假制,從7月1日到職日算,滿6個月,有3.6天,一年有7.3天,雖然比起週年制,休的比較多,但也休的零碎。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楊宗斌:「學年制是針對一些私立學校的教職員,或者是說可能補教業,區分放寒暑假的淡旺季不同,至於會計年度部分,可能單純就是金融業會計業,或者說有些外商公司,(特休)出現小數點的話,可能會引發一些爭議,可能人資或是主管老闆會叫你說,那你用這個折現金或是說,不一定要休半天。」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我們建議(特休制度)越簡單越好,我們是採取曆年制,曆年制不到一年我們照比例給假,員工也一致沒有問題。」

有企業主也覺得方式太多容易亂!這5種特休方式,希望給企業、員工,更多彈性空間,但前提都是不得低於法規,最重要是沒休完都可得折算薪資,否則抓到就罰!(民視新聞顏聆羽、謝政霖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