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擬到真實 德日實體店吹比特幣交易熱潮

虛擬貨幣比特幣,雖然近年常常看到它的相關新聞,但是很多人心中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就是它是怎麼開始的?又為何這個不是由國家發行的貨幣,可以擁有金錢的價值?全世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家承認比特幣是合法的支付工具。

更多新聞: 全球/日本爆鉅額「新經幣」被竊 虛擬貨幣快玩完?

近來因中國封殺比特幣,再度引起外界的好奇,為何像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一個不是由政府,而是由非政府組織發行的貨幣,能擁有貨幣價值?

以2017年來說,漲幅至今已高達4倍。故事要話說從頭。2010年,首筆比特幣交易成交,有人以1萬枚比特幣,買了25美元披薩券。時隔7年,當年的1萬枚比特幣,如今價值約2000萬美元,相當新台幣6億元。日本、德國,都是承認比特幣合法支付的國家,像是在日本,根據《日經新聞》估計,已經有超過4500家商店,接受比特幣付款,到年底可能增加4倍到兩萬多家。

使用比特幣跨國交易,還可省去大筆手續費,讓許多日本業者躍躍欲試,其中也包括日本的膠囊旅館、廉價航空樂桃。

鏡頭轉到德奧,德國和奧地利認可比特幣是合法資產,可以用來繳稅,一些能源公司也接受比特幣,支付電費,甚至學費。比特幣正是一種經電腦運算發行的貨幣。

為何實際上不存在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擁有貨幣價值?這要回歸貨幣的本質,貨幣形式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核心價值是附加在這上面的信用,當越來越多實體世界,承認它的信用時,它就是個貨幣。原本由政府操控的貨幣權,轉移到人民,它的影響未來將會是深遠的。

(民視新聞/廖林麗玲、林亭函 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虛擬貨幣賣房可行?開價200比特幣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