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索伏獨立十週年 爭取加入聯合國、歐盟

說起位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伏,很多人可能還記得那段因種族宗教衝突,而引發的種族清洗,以至於後來北大西洋公約介入,展開一連78天空襲的日子。2008年2月17日,位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伏議會,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一轉眼十年了。獨立後的科索伏仍處於分裂狀態,經濟也不好,走得跌跌撞撞,一起來了解。

更多新聞: 報復塞爾維亞 科索伏祭出100%報復關稅

奪女子柔道金牌 科索伏首次參加奧運有斬獲

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柔道52公斤級的比賽上,代表科索伏出賽的凱爾門迪在半準決賽中,扳倒曾在世錦賽奪冠的日本選手中村美里。準決賽上,又打敗義大利吉歐菲利達,為科索伏拿下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凱爾門迪淚流滿面。場邊的同胞更是搖國旗吶喊,這一刻代表的不只是是奧運奪金而已,更是科索伏站上國際舞台的一刻。

「這是太瘋狂了,我為自己和教練,還有我的國家高興,這是科索伏第一次參加奧運,第一次拿下金牌,這一切意義重大。」──里約奧運柔道金牌 凱爾門迪

科索伏位於歐洲東南的巴爾幹半島,以順時針方向由北邊看下來,分別與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蒙地內哥羅為鄰。15世紀時,成為鄂圖曼土耳其的一部份,1913年巴爾幹戰爭結束,科索伏被畫入塞爾維亞,雙方開始了糾纏不清的關係。

政治屢受他國擺布 科索伏20世紀命運乖舛

一次世界大戰後,塞爾維亞和周邊國家合併成立南斯拉夫共和國,至第二次大戰期間,軸心國佔領南斯拉夫,科索伏被畫入義大利控制的阿爾巴尼亞,這段期間,阿爾巴尼亞人優勢大增,塞裔受到壓迫。二次大戰後,科索伏被南斯拉夫下的塞爾維亞統治,鼓吹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南斯拉夫共黨總書記米洛塞維奇,在1989年成為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後,對科索伏採取高壓統治,甚至開始削弱科索伏的自治權。

為了追求獨立,科索伏的阿爾巴尼亞人成了科索伏解放軍,與塞爾維亞對抗。米洛塞維奇於是對科索伏阿爾巴尼亞裔穆斯林展開種族清洗,造成20萬名阿爾巴尼亞人流離失所。

「美國同胞們,我們的軍隊和北約聯軍聯手,對塞爾維亞展開空襲,以阻止塞爾維亞在科索伏的暴行。」──前美國總統 柯林頓

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警告米洛塞維奇停止迫害阿爾巴尼亞人後,1999年3月24日出兵南斯拉夫,展開了長達78天的空襲,最後在俄羅斯調停下,同年6月10號停火,南斯拉夫從科索夫撤軍,聯合國接管科索伏。

這段期間以來,科索夫享有高度自治,2008年主張獨立的科索伏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黨魁塔奇在1月9號接任總理,隨後於2月17號下午三點宣讀獨立宣言。

科索伏片面宣布獨立 國際法庭:未違國際法

科索伏議會無異議表決通過,脫離塞爾維亞獨立。隔天,美英法等國不但立即承認科索伏地位,更宣佈邦交關係,截至2018年1月30號為止,聯合國會員中有114個承認科索伏。但因宿敵塞爾維亞強烈反對,對斯拉夫民族具有影響力的俄羅斯也不同意,科索伏至今無法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不過,位於海牙的國際法庭曾受託,就科索伏片面宣佈獨立是否合於國際法,提供諮詢,國際法庭認為科索伏的獨立並未違反國際法。

值得注意是,國際法庭只就科索伏片面宣佈獨立是否合法提供諮詢,並不就片面宣布獨立是否可合法成立國家提供答案。不過在加入歐盟的路上,科索伏就走得比較順利。

一個國家兩種認同 科索伏政經情勢仍險峻

科索伏很小,面積約一萬平方公里,不到台灣的三之一,人口將近兩百萬,首府普里斯蒂,2008年獨立之時,國民生產毛額GDP為56億美元,到2015年為63億美元,成長不多,失業率為31%。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前三大貿易國為義大利、阿爾巴尼亞與馬其頓,另外,科索伏也高度依賴僑民匯回的資金、外國直接投資和其他流入的資金。

雖然獨立十年了,但科索伏仍處於分裂狀態。以密特羅維察這個城市為例,南邊是穆斯林集中的地區,使用拉丁字母,流通的貨幣是歐元,而北北邊主要是塞裔,不願承認科索伏獨立現狀,在這裡飄著塞爾維亞國旗,使用塞爾維亞貨幣,文字也用斯拉夫字母,主要信仰東正教。

兩個族群分住這座大橋的兩邊,互不往來,衝突仍時有所聞,無論是經濟或政治前景,科索伏依舊搖搖欲墜。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科索伏議員阻邊界協議表決 國會丟擲催淚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