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里程碑 日本團隊培育心肌細胞

日本再生醫療進入新的里程碑。2014年日本醫療團隊用iPS細胞,也就是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再生眼睛的視網膜組織,移植給眼疾患者,現在iPS細胞的運用,要擴大到心臟疾病的治療。5月16日,日本政府批准全球首例的心臟病iPS細胞臨床研究計劃。研究團隊將儲存好的iPS細胞樣本,培育成心肌細胞,貼附在患者的心臟上,促進血管生長,一旦被廣泛使用,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將不必再透過心臟移植的手術來獲得一顆健康的心。

更多新聞: 再生醫療公聽會今舉行 陳時中:積極推動草案通過

5月16日,日本官員各個低頭細心閱讀,因為這次他們要批准的,是全球首例的心臟病iPS細胞臨床研究計劃。而申請團隊的領導人,正是這位在會議廳外焦慮等候結果,來自大阪大學的澤芳樹教授。

大阪大學澤芳樹:「從事這項研究已經10年,獲准臨床實驗如同一步跨過門檻,終於來到了起始點,內心覺得更加謙卑。」

在記者會上態度謙虛,澤芳樹與團隊3月就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申請,直到16日,在專家參加的再生醫療評估會議上,才確認了臨床研究的步驟與安全性,但政府也同時提出條件,其中一項便是要求臨床團隊在與病患簽屬醫療同意書時,詳細解釋醫療過程,但到底iPS神奇的點在哪裡?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是皮膚細胞等體細胞,經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細胞,可以分化成各種組織和器官。研究團隊將已儲備好的iPS細胞樣本,培育成心肌細胞,透過高解析的照片,可以看到iPS細胞在培育第9天後,就會開始加速成長。

而在第17天時便會開始跳動,組成為厚度約0.1毫米的薄膜,醫療人員再將薄膜貼附在患者的心臟上,分泌包含營養的蛋白質,促進血管生長與心臟修復。如果能廣泛使用的話,可以解決心臟移植手術的風險,與器官捐贈的不足。

日本光是4月底就有674人等待接受心臟移植,但去年(2017年)只有56人完成手術。澤芳樹教授表示,這項技術的發明,可以讓有重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必接受乾等心臟移植手術。

日本心臟病兒童守護協會齊藤幸枝:「有些病患在等待移植的過程就不幸病逝,新的治療帶給病患希望,當這項技術被廣泛使用也很安全時,我抱持相當高的期望。」

儘管各界對這項技術抱持希望,但還是有不少難關等待解決,例如,光是要治療一位患者,就需要1億個移植細胞。

目前的臨床研究對象,是3名因為有缺血性心臟病,導致重度心衰竭的病患,預計將在這個學年結束前,進行實驗性手術,隨著日本邁向高齡化社會,再生醫療技術也勢必成為不可或缺的醫療方式。

(民視新聞/邱崇彧 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再生醫療」蓬勃!可望成台灣第2個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