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去威權化」 簡余晏談將「漫遊」帶進城市觀光

台灣國內最近幾年的觀光模式正逐漸發生轉變,都市觀光不再標榜購物廣場、大型商場,這種以走馬看花的團客為主、取代性高的地點。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行的背包客為對象,所發展的「都市漫遊」式的深度旅遊,以台北為例,「台北舊城區」已成為觀光來台北必訪的景點。今晚11點的「夜深人未靜」特地延請到台北市前觀光局長簡余晏,分享她從市議員到觀傳局長,長年深耕的台北市觀光觀察。

更多新聞: 管太多?宣示沒向孫文遺像敬禮 竟差點當不了議員

「光遠你猜猜看,我剛上任觀光局長時,台北最多人去的景點是哪裡?」與馮光遠多年交陪、情同兄妹的簡余晏,調皮促狹地出考題想來為難一下東道主。「你問酒鬼這個問題,當然會得到『酒館』的回答呀。但我相信妳這位前觀光局長肯定有一番見解對吧?」馮光遠面對這位「簡妹妹」也不掠美答題,先是自嘲再把問題還回去。

「都是些跟『先總統蔣公』相關的景點。」簡余晏娓娓道來。原來台灣在威權時期由於「偉人膜拜」的政治氛圍使然,觀光都會故意強調獨裁者的行館、故居,如「士林官邸」之類的景點,最極端的國外案例就是北韓強調以「金政權」為中心的觀光,其內容則是塞滿「參觀銅像」的行程,歌頌豐功偉業,但常民的真實生活日常卻是被忽略的。簡余晏語重心長的說,威權統治下的政府觀傳局,就像是執政者的「化妝師」,專司美化政績、粉飾太平。而這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已慢慢轉變,觀傳局的任務已轉變成為整個城市的價值做定位。

從大稻埕雙連打鐵街的古老藥房,到二十世紀初流行的「裝飾風建築」、台北最早的「波麗露」西餐廳,再從西門町日治時代的「紅樓」一路往西北走訪,到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大量與民眾日常相關的點點滴滴再近年逐漸被考據出來,而簡余晏則是力推都市行人步道,把「漫遊」的概念帶進城市觀光。

「以漫步的頻率走訪街頭巷弄,都市的深度觀光才能被凸顯。」原來簡余晏核心觀念並不複雜,只是從威權中心的觀點回歸到日常百姓的生活,而這也正是民主政治應有的模樣。

(民視新聞網報導)

更多新聞: 民視「夜深人未靜」力邀畫家王傑 談談何謂「基隆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