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老屋快篩」 協助民眾找出房屋隱憂

台灣多地震,房屋的耐震度成為居住安全重要指標之一,政府積極推動「老屋快篩」,協助找出房屋結構隱憂。針對耐震力有疑慮的住宅,民眾可以透過局部補強或老屋重建,讓居住安全更有保障。

更多新聞: 中年失業回鄉開居酒屋 翻修老屋古色古香

臺灣地震頻繁,地震的發生常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早期興建的房屋隨著屋齡增加,常有耐震力不足的潛在風險。

新北市都更協會理事王弘垚表示,「那根據我們的統計,只要屋齡超過30年的建築物,在大台北地區,它的耐震能力應該是不會達到目前抗震的標準,尤其是高度4樓到5樓,沒有電梯的老式公寓,應該是很危險的,那根據了解許多專家學者的看法,這樣的老房子恐怕是很難承受這樣的地震,這是很值得憂慮的一件事情。」

以台北市為例,30年以上老屋,占比高達67%,如何讓民眾住得更安全?成為政府重要的課題,內政部積極補助老屋快篩,要使房屋建築隱憂無所遁形。

結構技師黃立宗指出,「快篩的動作裡面,它其實就是委託很多公會的人,去調出原來放在建照裡面的圖,看看這些房子,是不是有1樓挑高或者很多牆被打掉,結構不對稱,把這種東西最大隱憂都找出來,初評不會很多錢,而且政府有補助相當的比例,它就能夠很快地告訴你說,這個房子可能可以適合危老的條例,那一旦你適合危老條例,你就可以開始進行重建的工作。」

透過老屋快篩結果,房屋若有耐震疑慮,民眾都可考慮進行補強或是重建,讓居住環境變得更加安全。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直擊中和40年老公寓 花敬群:根本是「還願」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