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柯文哲看衰國產疫苗上市 陳時中:講大內宣太負面 政府本來就要政策宣導
柯文哲不看好國產疫苗進臨床3期,陳時中則回應,對方講「大內宣」太負面。(圖/民視新聞)

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日前推出「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以利未來正式招募受試者時減少空窗期。但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對此直言,台灣沒辦法做到臨床試驗第3期,花20億與動用2萬人是在「大內宣」。指揮官陳時中今在疫情記者會上回應,這沒有所謂的大內宣,這樣講聽起來很負面,「政策的宣導本就是政府要做的」。

更多新聞: 電玩好處多?研究顯示電玩對健康有益 但玩家警告 容易有成癮問題

陳時中今重申,外界對「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意向登記平台」有不同意見,指揮中心都會精進虛心接受,但他要再澄清,這不是受試者招募,「到時候是要通過人體試驗審議會(IRB)後,來對受試者進行相關告知、身體評估、意向確認,這都在法律保障內,一步都不會少」。他強調,國內外都關心疫苗進度,這時候透過產官學合作,盡可能做到讓疫苗安全上市。

另外,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先前率團訪台,曾與陳時中見證「AIT-TECRO衛生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記者追問有沒有可能就此備忘錄來增加與美方談判購買疫苗的機會。陳時中說,任何可能性都不放棄,但他說過疫苗是「賣方市場」,才會很多事情沒法完全確認,不過,在取得疫苗方面,「除非是像美國一手包的國家,台灣跟國際比不見得會比較慢」。

至於柯文哲的批評,陳時中回應,這沒有所謂的大內宣,這樣講聽起來很負面,「政策的宣導本就是政府要做的」,提前把意向收集起來,以後招募受試者相對效率就會高,「我要澄清,不會因為你現在簽了就要負什麼義務」。

陳時中說明,台灣有兩種方式可判定疫苗的有效性,一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方式 ,判斷注射疫苗後抗體的產生情況;二是是與國外合作,比較高疫情國家有施打與沒施打疫苗者的差別。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說,在臨床1、2期,可檢視疫苗打入人體後的免疫生成性,到了3期再確認抗體力價程度,可用來鑑定疫苗防疫效果。

陳時中並表示,依照《藥品優良臨床試驗作業準則》,疫苗受試的賠償責任在試驗委託者,這次是指揮中心在前端願意跟廠商合作,幫忙分擔風險,另外也透過在臨床1、2期的款向補助,扶植國內生技廠、疫苗廠茁壯。

另外,媒體追問陳時中曾說自己樂意成為受試者,今日他再被追問有無到平台上登記意向,他直呼「不要再問我了」,同時也對於平台在7天達到2萬人的目標,向民眾的參與致謝。該平台暫時不會關閉,目前人數雖達2萬出頭,但民眾仍有自由意志可取消,另外也要評估其身體情況,「平台裡面多點人,對整個後續來講比較好」。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饒慶鈴臉書「我看這回妳會怎麼說」 遭網批「身為台東人真為妳的言論感到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