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下場?前外交官曝3套劇本:中共吞不下這口氣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組合圖/翻攝自瑙塞達臉書、新華網)

政治中心/李國綸報導

立陶宛允許我國以「台灣」之名設立代表處,因此遭到中國強力報復,該國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接受訪問時坦言,以「台灣」名義設處是個錯誤,並稱此事他並沒有被諮詢。對此,前外交官、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推演出後續可能的「3套劇本」。

更多新聞: 以台灣之名設處錯了?立陶宛議長堅持挺台:不同意總統觀點

劉仕傑在臉書分析,立陶宛政體為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負責外交及國安事務。而總理是政府首長(head of government),下有14個部長(包括外交部長)。而總理是由總統任命。這個政府制度,跟台灣類似。

劉仕傑說,立陶宛與台灣相互設處,事屬外交事務,理應總統有權拍板定案。但目前根據Nauseda總統說法,他事先並未被諮詢使用「台灣代表處」名稱。這個說法,令人詫異,也凸顯出立陶宛國內部政治角力。

「顯然中共吞不下這口氣」劉仕傑推測,接下來的可能劇本,包括3種方案:A. 一切維持不變。B. 台灣仍然設處,但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灣代表處)改成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台北代表處),簡寫都是TRO,但後者在歐洲已有多例,算是給中共下台階。C. 台灣撤處,回到原點。他個人評估C可能性最低,至於A或B,都有可能。

針對立陶宛總統言論,基於外交慣例,對於他國政府內部的政策決策過程,台灣外交部表示不便發表評論。但外交部強調,有關立陶宛政府僅因同意以台灣為名設處而遭受中國全面性的打壓,影響其民間企業及整體國家發展、人民生計福祉,台灣堅定力挺的決心不會改變。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下場?前外交官曝3套劇本:中共吞不下這口氣
劉仕傑分析「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續三套劇本。(圖/翻攝自劉仕傑臉書)

更多新聞: 中二補選/陳柏惟被罷免後立委空缺誰來補?5位候選人政見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