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驚曝Omicron「死亡率沒比較低」 提醒:忽視輕症是迷思
YouTube頻道「泛科學」提醒,Omicron在感染機制上或許較弱,但威力和危險性仍不容輕忽。(圖/翻攝「PanSci 泛科學」YouTube)

影音中心/曹華芳報導
Omicron變異株從2021年底開始肆虐全球,連台灣也在今年淪陷,雖然因為Omicron傳播迅速但症狀輕微,目前多數國家都邁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但近期一篇研究指出,Omicron造成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並不會比之前的變異株來的輕微,因此YouTube頻道「泛科學」提醒,壓低感染人數成長的曲線,避免醫療資源崩潰,應是台灣防疫當下重點。

更多新聞: 全家陽性「90歲嬤」躲過一劫 營養師揭天選真相:每日這1習慣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一樣,都是透過病毒外膜上的棘狀蛋白(簡稱S蛋白)與人類細胞膜上的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換酶結合在一起,讓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當原始病毒株接觸到肺臟細胞時,會先用「弗林蛋白酶切割位」讓病毒的S1區塊吸附於肺臟細胞表面,接著再利用肺臟細胞上的「TMPRSS2蛋白酶」,對病毒的S蛋白再次切割,讓病毒可以利用S2功能區與肺臟細胞膜融合,順利進入細胞。

專家驚曝Omicron「死亡率沒比較低」 提醒:忽視輕症是迷思
TMPRSS2是廣泛存在於肺臟細胞的蛋白分解酶,除了Omicron之外的變異株都與TMPRSS2結合效果良好。(圖/翻攝「PanSci 泛科學」YouTube)
目前看來,Omicron對肺部的影響較小,可能是因為變異株和TMPRSS2蛋白酶的結合效果不佳,使得Omicron感染肺臟細胞的能力下降,對肺部的影響就比其他病毒株來的更小;至於高傳染率,有專家對Omicron的RBD結構(新冠病毒與人體結合的受體結合區)進行AI模型分析,發現Omicron與RBD的結合能力是原始病毒株的10倍,傳染力相當於Delta的2.8倍。
專家驚曝Omicron「死亡率沒比較低」 提醒:忽視輕症是迷思
泛科學表示,若Omicron發生在2019或2020年,危害性可能不亞於任何變異株,甚至與Delta不相上下。(圖/翻攝「PanSci 泛科學」YouTube)
目前無論在台灣或其他國家,Omicron的染疫反應、住院與重症率都明顯較低,但2022年5月2日,在Nature portfolio有一篇研究指出,若拿不同突變珠流行時期的染疫數據,將疫苗施打率、人口年齡比例、多種疾病同時併發的共病症比例等影響因子,分別進行校正分析,會發現Omicron造成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並沒有比較低,因此泛科學呼籲,目前防疫當務之急,應壓低感染人數成長曲線,避免醫療資源崩潰造成連鎖效應,並保護還沒納入疫苗施打年齡或未施打加強劑的的群體。

更多新聞: 提倡U=U!網紅曝HIV感染者洗牙總遭拒 醫師力挺:投書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