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工料雙漲 融資緊縮 爛尾樓建案一一現形
建商周轉不靈,爛尾樓一一現形

專題組/王馨曼、葉家君新北報導

在工料雙漲、資金緊縮、買氣下滑、打炒房政策等多重壓力下,建商周轉不靈、或是建案成為爛尾樓的狀況逐漸浮上檯面。建商大老、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公會龍頭陳勝宏直言,「今年在市場上倒閉的建商比去年還多,不要說小建商,比較中大型的建商也是叫苦連天,許多原本可以賺錢的工地,有許多都面臨賠錢的命運。」

更多新聞: 異言堂/中國爆發爛尾樓潮 台灣也掀波瀾?

異言堂/工料雙漲 融資緊縮 爛尾樓建案一一現形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分析建商倒閉成因

陳勝宏以大環境的角度分析,首先,因為工料雙漲,建商被逼得喘不過氣。「工料漲了將近四、五成,工資也是漲了一倍,再加上缺工,如果延遲交屋,建商必須賠償,所以建商必須追加成本請工人來做,導致整個工程的建造成本,比原本的預估成本要高出許多。」

事實上,不僅成本增加,連向銀行借貸也可能遭拒。由於近年銀行緊縮資金,審核貸款趨於嚴格,體質不良或是資本額小的建商,想跟銀行借「土地融資」或「購地貸款」,門檻提高許多。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台灣的銀行開始緊縮資金,至於為何會雨天收傘?其實最早可以回溯到防疫險這件事情上,因為防疫險讓壽險業賠了1300多億以上。而台灣大部份的銀行都有壽險公司,銀行必須拿錢去救壽險公司,因此,手上可以動用的資金一定會減少。再者,今年美國升息,種種因素加乘,對金控業者而言,放款不得不更謹慎小心。」

然而,就算銀行願意放款,貸款的成數,也就是貸款金額也大大縮水。2021年為了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央行祭出第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建商的「購地貸款」從往年的7、8成、降到6.5成,最後限縮到五成,而且其中一成需在動工後才能取得。「限貸令」管制,意味著建商的自有資金必須提高。問題是,有些建商以小博大,在高度槓桿的操作下,爆發財務危機。 面對工料雙漲的時局,或許危機也是轉機,當財務狀況不佳的建商逐漸被淘汰時,留下體質健全的建商,才能帶給消費者安居樂業的夢想。

更多新聞: 異言堂/預售屋建案僅挖地下室就停工 爛尾樓苦主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