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百大青農張博仁感嘆:漁村新舊世代觀念落差大
張博仁的白蝦登上法式料理餐廳,並透過契作打出品牌。(圖/民視異言堂)

專題組/吳永淳、李奇樺 高雄報導

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讓不少小村莊活絡起來,然而,推動地方創生的背後,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尤其,當返鄉青年帶入新觀念,總會與上一代產生衝突,甚至不再對話,「我還沒有聽過一個二代或三代說,我爸爸會誇讚我,每一個都是嫌自己的小孩子這不好、那不夠」,道出每位返鄉青農會遇到的問題,讓百大青農張博仁不禁潸然淚下。

更多新聞: 異言堂/百大青農曝「薪」情:月領飆逾70K


異言堂/地方創生竟變世代衝突 百大青農泣訴:觀念磨合仍持續
顛覆傳統單一魚種高密度養殖,張博仁採天然養殖法,還將魚蝦混養,創造多元水產收入。(圖/民視異言堂)

「小孩子要得到長輩的認同,我覺得很難,老實講很難」,擦拭眼角不斷湧出的淚水,張博仁努力翻轉漁村,不僅自產自銷打出品牌,還獨創漁人隊、漁創客要打團體戰,甚至打造三處咖啡館,讓小漁村打開知名度,只不過,縱使創新手法獲得不少人的讚賞,但張博仁卻得不到爸爸的支持。

異言堂/地方創生竟變世代衝突 百大青農泣訴:觀念磨合仍持續
彌陀區唯一咖啡館,每到假日成熱門景點,但過去這樣做法,曾被老一輩斥責異想天開。(圖/民視異言堂)

由於老一輩觀念停留在單一魚種,且高密度養殖,而當新觀念提倡混養,不添加環境用藥,張博仁坦言,過去常被家人阻撓,因此都要「偷偷來」,「混養前先安排父母一趟旅行,等到收成時才會看到成果」,除此之外,不靠盤商機制,用契作模式打出品牌,然而,顛覆傳統的養殖法,造成兩代間的衝突不斷。

異言堂/地方創生竟變世代衝突 百大青農泣訴:觀念磨合仍持續
張博仁帶著兒子在魚塭裡餵魚,將傳統產業視為傳承產業。(圖/民視異言堂)

「如果我當初只是回來幫你過你一樣的生活,那我其實大可不用回來」,張博仁認為,回來就是為了改變,因為看見產銷與人力缺口的問題,所以他將養殖漁業視為傳承產業,從產地到餐桌,從食魚教育到復興漁村,擘劃養殖業的美好藍圖。

更多新聞: 異言堂/光電業搶魚塭種電 年輕漁民嘆:有錢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