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養殖水池搬到陸地上 都會區也能輕鬆吃「現撈」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日本人相當喜歡吃魚,但是供應這種食材的養殖業,卻常有汙染水質的疑慮,或是寄生蟲風險。現在大阪和岐阜等地,就有業者將養殖的水池搬到陸地上,除了避免影響環境、節省物流成本,池水還能用來種植水耕蔬菜,創造「魚菜共生」的循環系統。

更多新聞: 節慶湧信徒!印度神廟不堪負重崩塌 信眾狂墜12公尺深坑至少36死

現撈的鯖魚切片擺盤,肥厚鮮甜的口感,讓老饕愛不釋口。以往只能在海港邊吃到的產地美味,如今在都會區也能輕鬆品嚐。

鯖魚養殖業者說,「這邊有大概80隻鯖魚。」

日本大阪繁華的商店街一角,一間養殖場居然藏身在商業大樓內,原本位於海邊的養殖水池,全被搬到陸地上。

鯖魚養殖業者右田孝宣說,「鯖魚鮮度下降很快,以往現撈那種讓人感動的美味,很難在產地以外的地方重現。」

以往鯖魚只要捕撈上岸,就很容易腐壞,如今直接在銷售地點附近養魚,使用人工海水淨化循環,確保鮮度的同時,也能節省物流支出。如果今後能增加養殖種類,還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

鯖魚養殖業者右田孝宣說,「這項技術也絕對適用其他魚種,在陸地養殖較具價值的魚種,今後應該也會陸續在市面上出現。」

除了鯖魚之外,岐阜縣也有業者,在陸地上養殖鱘魚和吳郭魚等淡水魚種,養魚的池水也絲毫不浪費。

陸上養殖業者飯沼正樹說,「利用這邊的養殖池水來栽培蔬菜。」

含有魚類糞便和飼料碎屑的池水,經過微生物分解,就能成為水耕蔬菜的營養來源。

陸上養殖業者飯沼正樹說,「穩定收入的同時,還能減輕環境負擔,從這點來看這養殖系統相當有價值。」

上頭種菜、下頭養魚,「魚菜共生」的模式,能降低肥料成本,還減少環境汙染,可說一舉兩得。

更多新聞: 快新聞/林芳正4/1赴中國與秦剛會談 3年多來日外相首度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