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豐富了、但糾紛變多了!串流媒體的出現,是怎麼害了好萊塢?
(圖/ shutterstock)

近5個月來,好萊塢(Hollywood)時常看見舉著抗議標語的人,為了在AI時代下為編劇和演員提供保障,希望爭取更高的薪資以及爭取更高的串流媒體利潤,他們站出來向串流平台公司表達訴求。儘管在這些製片商眼中,串流平台公司拿走了各種好處,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串流平台尚未轉虧為盈。

更多新聞: 快新聞/接受美媒專訪 唐鳳預言:AI發展將對中國極權形成很大挑戰

Netflix殺出血路,傳統媒體先跟著跑再說

原先經營錄影帶租借服務的Netflix於2007年起開始線上串流的業務,作為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平台,顛覆了媒體產業的經濟和運作模式。喬治城大學兼任教授史蒂芬.希夫曼(Steven Schiffman)表示,過去5年來北美的媒體產業變化令人驚嘆。

隨著迪士尼、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與NBC環球等傳統媒體公司自2013年開始製作原創內容以來,Netflix一直努力維持其競爭力,除了以電影公司的作品充實其內容庫,也承諾將為消費者提供全新原創節目和電影,並在接下來5年內慢慢壯大其市場佔有率。

但事實證明,採取訂閱制的串流媒體,和廣告收入導向的傳統電視之間的營利模式大不相同,高昂的許可成本和不高的每位使用者收入(revenues per subscriber)讓串流平台陷入困境,在此之前公司曾藉由大幅訂閱數增加來安撫股東。

過去媒體公司長期依賴兩種營利策略:向各種平台提供內容,以及創建更多有線頻道並從捆綁的付費頻道方案中獲取更高的費用,且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帶來的利潤仍然豐厚。不過Netflix的出現讓消費者開始覺得付費電視套餐太過昂貴,顛覆了娛樂產業賺錢和花錢的機會,導致傳統媒體公司在不確定這種模式是否有效的情況下爭先恐後地仿效,但是在他們迫切希望跟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時,卻耗盡了其他收入來源以及花費比以往更多的製作成本。

平台、製片狂砸錢,但仍無法打平收支

內容為王,為了產出更多好內容吸引用戶訂閱,每間串流平台都花費數百億美元購買和製作新節目和電影,導致整個產業的內容支出激增。曾任派拉蒙前身的維亞康姆CBS高層的DeBevoise表示,他不記得2010年代的公司曾經以每集1000萬的費用批准過任何節目,另一位曾經營環球電視公司的所羅門(Soloman)也表示,當時頂尖電視劇的預算雖然每集低於200萬美元,但他已認為預算有些失控。

反觀現在串流平台的製作費每集製作成本動輒上千萬美元,這場內容軍備競賽雖然激烈,但最終似乎並無為任何媒體公司帶來相應回報。所羅門指出,內容價格不代表作品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就像《辛普森家庭》一開始的動畫製作也很粗糙。DeBevoise表示,若考慮到收入模式,瘋狂增加成本是沒有意義的事,在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情況下,演員和編劇認為沒有得到應得的收入,那麼就會開始出現問題。

除此之外,相較於過往好萊塢製片廠都是公開交易,且須分享季度財報,但串流平台並沒有收視率數據的相關規定,在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下,讓製片廠和編劇演員間的合約談判容易起爭議。因為串流平台不會公開收視數據讓人評估一部作品的熱門程度,即使節目在平台上表現良好,也不會額外提供報酬給演員,因此這是演員們希望改善的部分。

找到痛點,制定最佳營運模式

在面臨訂閱者流失、製作成本過高,以致收支尚未打平的情況,串流平台開始思考過去淘汰的舊商業模式,Netflix最終明白,假如經濟狀況不樂觀,訂閱數量多寡也不代表成功,因此正在積極規劃納入廣告支援模式的功能,希望在擴大用戶族群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收入來源。DeBevoise分析,透過訂閱費用和廣告作為收入來源的混合模式應會成為平台的主要做法,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否使用串流平台都將取決於價格和時間所帶來的價值。


參考資料:CNBC

責任編輯:蘇祐萱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為合作外稿授權《民視新聞網》原文轉載,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請逕與原作單位確認。

更多新聞: 迎接杜達美 紐約愛樂獲資四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