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 曾因發音遭歧視 移工來台苦練中文 四年後成「移工學校」中文小老師

 專題組/唐郁荃、賴冠諭  台北報導

台灣引進外籍移工30年,全台移工人數超過75萬,但語言與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隔閡,至今仍難以消弭。原因就是移工來台前,受過的訓練非常有限。以占家庭照護工大宗的印尼籍移工為例,每位移工來台前,雖然都必須接受600個小時的語言和職能訓練,但教學內容非常壓縮,加上訓練內容並非為實用導向,許多移工到了台灣,依然無法以中文進行日常對話。這也是Tiny曾遭遇過的處境。

更多新聞: 快新聞/開放引進印度移工 許銘春:預計年底前完成簽署


異言堂/ 曾因發音遭歧視 移工來台苦練中文 四年後成「移工學校」中文小老師


Tiny在2009年來到台灣工作時,對中文幾乎一竅不通。雖然很喜歡下廚,抒發壓力,但因為不會說中文,就連自己到市場買菜都做不到。

印尼籍移工Tiny:「那時我帶阿嬤去菜市場,我看到一盒番茄。我想問老闆多少錢,老闆都不理我。可能是我發音不標準。而阿嬤在輪椅上,加上阿嬤也不會講國語,只會講台語,所以我沒有辦法跟阿嬤溝通。最後只好把番茄放下,默默離開...」

Tiny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碰壁的情況,於2019年發生轉變。當時,Tiny在YouTube上搜尋中文學習影片時,無意見看到非營利組織One-Forty「移工學校」的招生廣告。不只學費全免,還會用印尼語教學,Tiny主動向當時的蔡姓雇主說,自己想報名去「移工學校」上學,補強中文。蔡姓雇主也欣然答應。

雇主蔡茂岳:「她們都是弱勢,才會離鄉背井來台灣當移工。她很上進,我當然非常支持。我把她當成家人,也希望她有長進。」


異言堂/ 曾因發音遭歧視 移工來台苦練中文 四年後成「移工學校」中文小老師


 現在Tiny已經在「移工學校」學習中文四年了。不只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可以擔任班上的中文小老師,協助那些和曾經的她一樣,對中文還不太熟悉的移工們。她笑著說,自己過去因為中文不夠流利,連一盒番茄都買不了,但現在已經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購物達人。

印尼籍移工Tiny:「我現在很會買東西。去菜市場都可以買,有時候『買一送一』我都知道,這個買一送一,趕快買!」

創立這所「移工學校」,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One-Forty創辦人的陳凱翔強調,協助移工加強語言能力,不只能讓他們在台灣的生活更加順利,也能讓他們無礙地與雇主或是被照護者溝通,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多贏」。

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每一年都有超過十萬位移工結束在台灣的工作,回到東南亞。他們會告訴更多人,台灣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我曾經受到台灣的幫助,並鼓勵更多人來到台灣。對於台灣未來有更高的長照需求,各個產業有更多勞動力需求的時候,台灣才會是持續有更多人想要來到的地方。」

畢竟在全球缺工、搶工的局勢下,只有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更多元的配套措施,才有機會幫台灣將這群認真打拚的「異鄉人」留下來。讓長照家庭、各級產業都能繼續順利運轉。

更多新聞: 10萬印度移工來台? 網憂"恐變性侵島" 勞動部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