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可以說是全身都是寶,烏魚子、烏魚殼(魚體)、烏魚膘、烏魚鰎,每個部位都有獨特的口感與風味,不過由於是季節限定!想吃到還得等到每年的冬至前後。不過,烏魚除了有產季的限制外,由於一條烏魚從養殖到收成,必須經過三年的時間,期間還得面臨各種飼養風險,也因此讓烏魚的價格居高不下。
為了推廣烏魚的食魚教育,已在雲林口湖從事漁業三代的李記烏魚子,舉辦了多場烏魚的解說活動,不僅要讓民眾了解一塊烏魚子是如此得來不易,也希望透過教育,讓大家更了解烏魚這個產業,使口湖這個地方能被大家看見。
迎合消費者飲食趨勢,開發一口吃烏魚子(圖/李記烏魚子提供)李記烏魚子的負責人林怡伶,在接受民視想像台灣節目訪問時告訴大家,其實烏魚子的大小與美味程度沒有正相關,小片的烏魚子與大片烏魚子,其實吃起來都一樣美味,希望消費者在購買烏魚子時能破除這個迷思。
品質好的烏魚子,僅需簡單火烤加熱就能呈現出美味(圖/李記烏魚子提供)另外,她也教大家如何簡單又快速的烹調出美味的烏魚子,只需要瓦斯爐和一點白酒,就可以烤出香氣四溢又不膩口的火烤烏魚子,這樣吃除了更能吃到食材本身的風味外,也最能考驗出烏魚子的品質。
開發副產品,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烏魚子滋味(圖/李記烏魚子提供)為了翻轉烏魚子僅限於特定季節生產的限制,李記烏魚子積極開發其它的附產品,其中包括烏魚子乾拌麵、烏魚子餅乾,此外,林怡伶也將烏魚子變成文創商品,透過包裝與設計,將烏魚子的意象與文化元素相互結合,打造出烏魚子文創禮盒,一推出,市場上是叫好又叫座!
推廣食魚教育,讓產業文化從小扎根(圖/李記烏魚子提供)未來,林怡伶希望能夠透過創新和行銷策略,與在地漁民共同推動漁業發展,讓雲林漁業除了在台灣發光發熱外,更要躍上國際,成為優質水產的的產地代表。
由左至右:林怡伶、林佳樺、何文堯(圖/想像台灣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民視台灣台(152頻道)「想像台灣」節目
2/20(二)上午09:00/下午15:00
2/24(六)上午10:00
更多新聞: 《英國達人秀》保羅帕茲2/25台南登台 黃偉哲邀共賞天籟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