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篩早療對抗「大腸癌」 50至74歲 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
早篩早療對抗「大腸癌」,50至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圖/民視新聞)

生活中心/李管琯、胡崇恩 台北報導

大腸癌是10大癌症排行第二名,很多患者經常太晚發現,延誤了黃金治療期,國健署為了提醒民眾早期篩檢、及早治療的重要性,找來專業醫師和個案現身分享,其中一名女性病友,20年前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幸好及早治療,讓他抗癌成功

更多新聞: 林書豪使用靜脈雷射恐遭禁賽 台灣運動醫學會呼籲運動員千萬小心!

大腸癌個案陳小姐:「切除以後,我還是繼續做化療,做了12次的化療。」66歲的陳小姐,46歲那年透過大腸癌篩檢,得到陽性結果,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現在經過20年,已經完全康復,抗癌成功!大腸癌個案陳小姐:「所以我覺得篩檢,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也鼓勵國人說,不要有那種鴕鳥心態。」


早篩早療對抗「大腸癌」 50至74歲 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
陳小姐20年前罹患大腸癌,經早期篩檢、治療,抗癌成功(圖/民視新聞)

鼓勵病友們發現自身健康亮起警示燈,要盡早就醫!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大腸癌是台灣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111年確診個案多達1.6萬人,且超過6千人死於大腸癌,其中有9成,發生於50歲以上的患者,國健署就跨大補助,50歲到74歲的民眾,每兩年1次的免費篩檢。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大腸癌的篩檢,其實是非常簡易的,那就是一個糞便的潛血檢查,那這些早期的這個息肉,如果能夠經過這樣的切除,那就避免進展到後面可能是癌症。」篩檢過後,結果為陽性的患者,每兩人就有一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若是半年內沒進一步追蹤,罹癌風險就會增加30%,超過一年不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風險則會增加2.8倍。



早篩早療對抗「大腸癌」 50至74歲 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
早篩早療對抗「大腸癌」,50至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篩檢(圖/民視新聞)

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大顆息肉可能會變癌症,早期癌可能會從第一期變第二期,或第三期,所以時間就是你的命。」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最好的就是避免第一期的發生,而這個避免第一期的癌症,發生的方式,其實就是經由糞便潛血檢查,提早做大腸鏡,移除你的癌前病變。」宣導正確篩檢觀念,也找來專家、醫師現身分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替自己的健康把關,才能免於威脅威脅!



更多新聞: 南韓醫師罷工示威滿月 政府拒讓步!開鍘吊扣醫師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