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網友在《PTT》以「為什麼台灣店家取名越來越詭異」為標題發文,表示過去台灣的店家取名都老實、淺顯易懂,比的是真下廚功夫,而不是徒有虛名、華而不實的店名,反觀現在的店家卻截然不同,會取「正宗」、「X記」,不然就是以地名為主像是「四川」、「廣粵」、「山東」、「江浙」、「永和」等等,好奇背後原因為何。
文章曝光後,立刻引發網友討論,許多網友都認為,現在許多店家都喜歡玩「諧音哏」。(圖/翻攝自《PTT》)
文章曝光後,立刻引發網友討論,其中有許多網友都認為,現在許多店家都喜歡玩「諧音哏」,來吸引顧客,無奈表示「一堆諧音梗好煩」、「台灣人喜歡諧音異字梗」、「一堆都是詐騙垃圾89開的諧音店,拒買」、「泰式料理一堆諧音不知道X小」、「一堆諧音自以為很有趣」、「低級當有趣,那種低能諧音哏的完全不會想消費」、「低級當有趣很沒水準的根本不會想去,還有用負面成語同音字的,怎麼會想用這種」。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不要太低級,能夠會心一笑就不錯了」、「這些特殊名字大家不是都挺有印象的嗎?這樣店家就達到當初取名的目的了齁」。
更多新聞: 台北1個月「只花4000元」還能爽吃生魚片!男大生親曝超專業省錢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