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布林肯祝賀賴清德當選只提「台灣」 美智庫:美方反應頗有深意
圖為賴清德宣誓就職,監誓人為司法院長許宗力。(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即時中心/林捷庭報導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今(26)日表示,美國對台灣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反應「頗有深意」,國務卿布林肯祝賀只提到台灣,而非中華民國,但強調要深化長久以來美台「非官方關係」,清晰且技巧地保持美國長久來的戰略模糊政策。此外,美軍這次對於中方軍演並未做出明顯反應,由國務院25日發表聲明譴責,這種「留白」為美國背後的考量留下充分的想像空間。

更多新聞: 快新聞/拜登願用武力保護盟友 賴清德致謝並要「中國承擔區域穩定責任」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今日在美國之音(VOA)撰文表示,他認為美國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反應「頗有深意」。在就職演說當天,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祝賀,布林肯的祝賀相對穩健,在祝賀賴清德成為「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第5位民選總統之餘,著重提出的是美國「人民」和台灣「人民」之間的伙伴關係,凸顯出這一關係的非官方性質。

布林肯的祝賀通篇只提到台灣,但是在最後一句話中強調要深化長久以來美國和台灣的「非官方關係」。可以說,這一表態清晰地而有技巧地保持了美國長久來的戰略模糊政策,讓中國和台灣雙方都無可挑剔。

孫韻表示,美方對中國對台軍演的表態同樣充滿戰略考量。美軍這次對於中方的軍演並沒有做出非常明顯的反應,反而是在中方結束軍演一天以後,由國務院在5月25日發表聲明,譴責對台軍演可能導致事態升級,並與盟友和夥伴就共同的關切進行協調。

這項政治聲明四平八穩,既譴責了中國又沒有對中國軍演做出軍事上的反應。這種「留白」為美國背後的考量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眾所周知,美方雖然支持台灣的民主政體以及台灣人民的選擇,但並不希望台海由於任何一方的冒進改變現狀乃至爆發危機。有所為有所不為本身也正是一種策略。

對觀察家來說,賴清德的演說、中國的反應以及美方的回應都不令人意外。 既無驚嚇、也無驚喜,但是三方都對未來4年的台海局勢捏一把汗。今年的美中關係企穩回暖是這次管控台海局勢的大背景,在美中大國力圖穩定雙邊關係的條件下,華盛頓和北京都有意願不使局勢因為520就職演說失控。

不過孫韻表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民進黨未來4年的政策是否仍完全堅持蔡英文時期所確定的路線尚未可知,許多觀察家都認為賴清德會在執政期間推進自己的政治願景。美方未來的政策很大程度取決於今年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而中方的政策也要取決於中國的經濟表現、內部政治發展和領導人的偏好以及意願,這三者都很難在短期之內得出確定的答案。

但對中國來說,需要客觀認識的是,過去8年的兩岸政策並沒有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更光明。由於九二共識這項前提條件,中國拒絕與蔡英文接觸對話,造成的結果是台灣漸行漸遠。如何接受台灣內部的現實,創造性地選擇接觸路徑是未來管控分歧和風險的核心重點。

更多新聞: 快新聞/國會擴權法28日恐三讀 賴清德重申「程序正義」:不可違法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