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們一家人 2025/01/21 14:54:50民視攜手開南大學舉辦「新住民新聞培育營」培訓新二代媒體人才注入新活力財經中心/陳妍霖 吳俊德 新北報導台灣新住民加上新二代人口破百萬,是重要的生力軍,民視和開南大學合作,聯手舉辦「新住民新聞培育營」,活動一推出,報名相當踴躍,經過篩選,最後選出35位新住民及新二代,透過三天的培訓,希望能挖掘更多媒體產業人才。2025/01/07 06:09:59印尼媽媽「共組傳統舞蹈團」 走進社區傳承新二代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印尼的鄭麗娜,起初是來台灣擔任看護,嫁作台灣媳婦後,在先生的鼓勵下,走出家門,跳起家鄉的印尼傳統舞蹈,從一開始的姊妹聚會的娛樂到走進社區分享,也讓新二代一起加入,將母國的文化在臺灣讓更多人認識。2025/01/06 06:53:52香港新住民劉澤傑 創業藝術空間為城市增添色彩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香港新住民劉澤傑,不只在台中創業開設藝術空間,讓許多想畫畫的民眾,能夠有揮灑空間的地方,現在更帶著弱勢朋友去美術館看展覽,分享更多藝術的美好,而他曾在法國唸大學,同時考取法語教學認證,現在也會接線上法文聽說教學,希望更多人認識法國文化。2025/01/03 06:34:58單親媽媽成為裱畫師 感受臺灣宗教虔誠信仰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雲林縣是全臺廟宇密度最高的縣市,也有許多宗教盛事,來自中國湖南的曾近庄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過去沒有宗教信仰的她,意外成為一名裱畫師之後,也參與了媽祖遶境活動,她說看到臺灣人虔誠的信仰,也讓她感覺臺灣是個很有愛心的地方。2025/01/02 07:37:38重視學習動機 童氏容社大教越南語大受歡迎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越南新住民童氏容,在台南社區大學累積多年教學經驗,今年終於出版了第一本書「越南語會話」,她的教學方式活潑,重視學習動機,回想20多年前,她不但要兼顧家庭,還苦學補足學歷,一路唸到碩士,她也樂於分享教學研習經驗,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越南姊妹一起創業,一步步圓夢。2024/12/28 07:05:16筋骨柔軟遺傳母親舞蹈細胞 法新二代周彥辰愛體操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宜蘭公正國小是培育體操選手的搖籃,其中法國新住民二代周彥辰,從國小一年級就被選中加入體操隊,他的媽媽周宜蓉說,彥辰儘管受了傷,卻也不喊疼,繼續咬緊牙關練習,而體操選手必須經過艱苦訓練,家人必須在身邊陪伴,也希望社會大眾能給予支持。2024/12/23 06:36:34從市集到夜市 Denis頂讓餐廳經營美式家庭餐館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關島新住民Denis。從法國藍帶烹飪藝術學院畢業的他,落角宜蘭,並在市集或夜市賣墨西哥捲餅,最後頂讓一家餐廳,經營美式家庭餐館,希望可以成為鄰居跟衝浪客輕鬆聚會的地方。2024/12/19 09:03:16有機菌肥栽種無毒番茄 林芬成功經營農場創業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新住民林芬為了解決經濟問題,在苗栗山上種植無毒番茄,他以天然酵素及益生菌來澆灌植物及養土,即便非產季,蕃茄樹結實纍纍、小蕃茄酸中帶甜,更有原始風味!林芬的成功創業經驗,獲得112年新女力創業加速器獎項肯定。2024/12/17 06:31:53夫妻同心齊力經營農場 獲新住民模範母親肯定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越南新住民阮氏嬌宣,她嫁到台灣雲林,跟先生共同經營農場,為了跟上先生的步伐,她到農民大學進修,吸收農業新知,也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家庭美滿幸福。今年,阮氏嬌宣榮獲雲林縣新住民模範母親,成為新住民家庭典範。2024/12/12 07:13:25謝東亮嚮往島嶼生活 舉家移居金門掌民宿創業民視新聞/綜合報導法國新住民謝東亮因為喜愛島嶼生活,六年前舉家移居金門,他跟太太一起經營百年民宿,教小學生英法雙語,也接案拍攝紀錄片,在浯島上慢活。最近,他將廢棄豬舍改建成雞舍,開始養雞、種菜,希望把法國農場生活複製到金門。2024/12/06 21:46:50越南新二代陳德民 用音樂創作來鼓舞人心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出生於台灣的越南新住民二代陳德民,求學期間,從小品學兼優,不僅中英文流利就連越南語也難不倒他。此外他對文學及音樂很有興趣,還自創了影音平台節目,希望用自己的創作,透過社群媒體來鼓舞人心,帶給社會大眾更多正能量。2024/12/04 20:51:54順從母命遠嫁台東 越南新住民當志工20年"愛上台灣"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越南新住民胡玉鳳,當年為了改善家庭經濟,順從母命嫁到臺灣,為了適應台灣的生活,她努力爭取學習機會,一步一腳印取得空大生命科學科系和社工系兩個學位,目前在台東縣府擔任社工,下了班之後也投身社會服務,從擔任國小的導護媽媽,到參加新住民活動,也透過各種活動宣導性別平等觀念,期待社會能夠更減少一點歧視。2024/12/03 06:44:14帶領小孩們認識異國文化 張美君成立印尼共學團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印尼泗水的張美君,結婚來臺生活20餘年,育有3位子女,為了感謝臺灣這塊土地所給予的照顧,立志要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106年成立「印尼共學團」,教導新住民家庭成員一起跳舞與快樂學習,實現上臺表演的夢想,讓新住民子女了解到母親或父親的家鄉,也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印尼多元文化。2024/11/29 21:29:28大馬新住民黃美媖 推廣英文繪本增進親子關係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馬來西亞新住民黃美媖,2005年嫁來臺灣,定居宜蘭蘇澳。原來從事銀行工作的她,選擇歸零從頭來過,以自身優勢,成功錄取兒童美語補習班老師,並藉由推廣英語兒童繪本,讓親子關係可以更加緊密,黃美媖認為,這是最美好的時刻。2024/11/28 06:42:39新二代知足感恩勤奮自學 翁俞安綸獲頒總統教育獎民視新聞/綜合報導新二代翁俞安綸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他的媽媽來自中國廣東,雙眼失明的父親2023年底過世。求學過程他靠自學,保持優異成績,高中時擔任天文社長,傳承社團活動,也兩度獲選奧林匹亞選手。翁俞安綸不把困難當困境,享受簡單的快樂。2024/11/22 20:51:49香港新住民超懂宜蘭事 吳美兒導覽吳沙故居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香港的新住民吳美兒,20年前在網路上認識另一半,嫁來臺灣宜蘭,她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參與說故事姐姐的培訓,每週都會去說故事給孩子們聽,希望給予孩童們更確的觀念;現在吳美兒也經由朋友介紹,在開墾蘭陽平原第一位漢人"吳沙"的故居,當導覽志工,介紹宜蘭歷史。2024/11/15 21:48:55隱形的外交官! 越南媳婦蔡氏清水 用心傳承兩國文化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越南中部的蔡氏清水,嫁作臺灣媳婦將近30年。出身書香世家的她,在越南也是國中語文老師。優秀的語言能力讓她能快地適應臺灣生活,即使嫁到異國仍堅持走進校園,傳承更多越南文化。2024/11/13 17:38:42邁入高齡化社會! 劉威廷帶頭做起 年輕力量挺台灣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臺灣已經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者的照護刻不容緩,越南新二代劉威廷,因為媽媽在養護中心工作,和奶奶的感情也特別好,讓他從小就特別喜歡和長輩相處,上大學之後也特別喜歡成人發展及學習、高齡心理教育以及青銀共創的課程。特別和同學組隊以「綠色療癒」為主題,報名移民署築夢計畫並且獲獎到日本長照機構觀摩,把日本長者照護經驗帶回臺灣,成為臺灣長照的生力軍。2024/11/12 13:45:56新二代熱愛台灣原民文化 盼投入偏鄉美術教育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印尼新二代范代郁喜愛臺灣原住民文化,深入偏鄉部落教孩子攝影,幫國小畢業生拍攝原鄉風格畢業照,也加入賽德克族青年會。今年范代郁重返校園,修讀專業教師碩士學程,三年後要走入偏鄉,用專業去照顧更多孩子。2024/11/08 16:02:50法式花藝自然.清新美感 花藝師柯力文深耕台灣26年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法國的柯力文出身花藝世家,定居台灣二十多年,開設花藝教室,不只將法式花藝及生活帶進臺灣,更為臺灣培養了花藝國手,帶領臺灣隊為國爭光。2024/11/06 19:03:51新住民節目''我們一家人''11/8重磅開播 見證感人故事生活中心/陳妍霖 、曾宸洛 新北報導由內政部移民署監製、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的深度節目「WEARETEAMTAIWAN我們一家人」,11月8號即將重磅回歸,製播單位特別在民視數位總部,最高規格LED虛擬攝影棚舉辦開播記者會,邀請大家一同見證新住民的感人故事。2024/05/18 18:38:03新南向政策培訓東南亞語導遊 泰國導遊徐麗麗勇於挑戰民視新聞/綜合報導泰國出生的徐麗麗,民國87年就以僑生的身分通過考試,到臺灣求學,之後成為臺灣媳婦。喜歡從事文化推廣工作,常常走進社區分享泰國文化。另外她也考上了華語與泰語導遊證照,運用她的母語優勢,接待泰國的觀光客來認識臺灣的景點,為自己和在臺灣的泰語市場開拓另一片天空。2024/05/18 18:32:29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四川成都的邵莉梅,與曾經在高科技大廠任職的先生回到故鄉屏東東港,接手父母親的漁產批發事業,邵莉梅從完全不懂魚的種類開始慢慢學起,到現在不但能夠如數家珍,還成為在地導覽漁港文化的年輕力量。2024/05/14 06:28:06吳鳳玉巾幗不讓鬚眉 先生驟逝接手瓦斯行扛起一家重擔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從福建嫁到雲林台西的吳鳳玉,先生是開瓦斯行的,卻因為先生突然生病過世,家庭頓時失去經濟支柱,開始了她擔任瓦斯搬運工的日子。一開始連小的瓦斯桶都搬不動,搬一天要休息一個星期,但不放棄的她,現在已經可以自己開著小貨車,裝載一整車的瓦斯桶,她笑著說做習慣了,也沒有想像中那樣困難。2024/05/10 09:09:10蘇榮世推廣菲律賓飲品 綠凍奶茶飄香開齋節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盛大登場的「2024台北開齋節」,吸引上萬名穆斯林朋友同歡,移民署臺北市服務站也參與設攤,其中有兩位新住民二代的親善大使,特別吸睛。一位媽媽是越南人的賴佳怡,她作為問答遊戲的攤主,一點都不怯場,而父母來自的菲律賓的蘇榮世,也在現場調製特製當地飲品,為活動增添不少互動及樂趣。2024/05/09 06:32:12呂文喬來臺八年 學中文也開課教義大利文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義大利的呂文喬,只是想來臺灣學中文,卻感受到臺灣人的熱情,讓他一待就是將近八個年頭。現在呂文喬不只在補習班,教導義大利文,和不少學員成為好朋友,他也經營自媒體,拍攝義大利美食或文化等相關內容,累積不少點閱率。2024/05/06 06:43:06法國電腦工程師 外語導覽東港東隆宮迎王船文化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法國的夏禹龍第一次造訪臺灣,就被臺灣的風土民情深深吸引,回到法國之後,花了1個月的時間,辭掉工作、打包行李,就迫不及待回到臺灣。非常喜歡宮廟文化的他,特別去了解東港迎王祭典的典故,並且擔任志工用英文向國外觀光客導覽介紹。2024/05/04 12:36:48新住民薩蒂亞創業開餐廳 印度料理可調整辣度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從印度來臺念書的薩蒂亞,畢業後選擇留在臺灣工作,現在在臺中開印度料理餐廳,有別於傳統印度餐廳,口味偏單一,薩蒂亞提供印度當地中部、北部的料理跟飲品,而且辣度還可以自由調整,今年他更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並準備免費印度奶茶,讓香燈腳拿取。2024/05/02 06:23:36蒙特梭利親職專家 安定教養學培養正向穩定的孩子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香港的親職教育專家羅寶鴻,擁有國際蒙特梭利認證導師證照,現在他常透過課程以及家長講座分享他的安定教養學,他認為要教養出正向有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先能夠安定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更多的愛2024/05/01 06:19:09大馬男孩手作麵包創業 戀戀金門成新住民民視新聞/綜合報導來自馬來西亞的蘇傑勝,103年到金門就讀大學,畢業後跟太太一起創業,經營麵包烘焙坊。店裡麵包當天現做,少油、少鹽、少糖,走健康路線。在青年創業資源輔導下,小店逐漸闖出名號,成為後浦十六藝文特區的明星手作麵包店。 12345 目前頁數 :1/6 熱門新聞 熱門關鍵字 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