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哥亮現象」背後故事 蔡亦竹帶您見證媒體文化的演變

「豬哥亮的歌廳秀,七彩燈光變化濟!」這首曾紅遍台灣街巷的「豬哥亮歌廳秀」開場短曲,以家喻戶曉的豬哥亮(本名謝新達)所主持的節目為最高峰的代表,見證了台灣七八零年代的「歌舞廳文化」在「歌廳秀」最為流行的年代,台灣還處於黨國的戒嚴統治,能搬上檯面的媒體僅官方「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製作、通過審查的節目,不具備黨國資源的「歌廳秀」在民間以錄影帶租賃模式地下化經營,然而其市場規模之大,竟能與黨國資源扶植的老三台分庭抗禮。而今晚「夜深人未靜」特別邀請實踐大學助理教授蔡亦竹,要來解讀形成「豬哥亮現象」背後的種種因素。

更多新聞: 豬哥亮逝世3周年復活了?現身螢幕大跳洗手舞

「打給厚,哇係滴勾亮欸啦!」主持人座位都還沒坐熱,有「中二教授」稱號的蔡亦竹表演慾就已上身,用逗趣的腔調模仿起豬哥亮的招牌問候語,惹得馮光遠哈哈大笑,私交甚篤的兩人爭相模仿,鬧成一團。

「亦竹,其實你的模仿欠了一味耶!」延續打鬧的情緒,馮光遠怪笑地看著來賓的領帶,「領帶忘了黏上招牌的麥克風,我也覺得很懊惱啊!」發現了馮光遠充滿笑意的視線,蔡亦竹表情誇張的說,其實早先在後台化妝時,就已經被工作人員吐槽「準備不周」。

「領帶上一定要綁麥克風,人稱『豬式風格』,這已是人盡皆知的文化符號了。」談到社會觀察就像觸動蔡亦竹的開關,馬上切換成學者模式。「在我們成的長過程中,一直觀察到台灣表裡兩面的『兩面性』。」六年級生的蔡亦竹解釋,他當年就讀國一時剛好碰到蔣經國過世,學校師長哀戚到不行,電視節目也都是黑白的,彷彿不跟著愁雲慘霧就很不合群似的。

「我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卻是跳上老爸的摩托車,飛奔去錄影帶店。」蔡亦竹說道,原來當天就是豬哥亮歌廳秀最新的片子上市了,如果不趕快到錄影帶店報到,肯定會借不到片子,蔡亦竹回憶裡的場景轉換非常具有戲劇性,前一刻還在舉國哀悼的學生,下一刻就轉換成追逐「有大人危險氣味」的歌廳秀粉絲,卻體現威權統治下,官方與民間文化互相拉鋸的特殊現象。曾經紅遍半邊天的豬哥亮,「出國深造」後回到民視主持節目,但這其實是他首度主持的電視節目。

從早期歌廳秀的輝煌時期,一路見證台灣媒體文化的轉變,更多蔡亦竹的台灣文化透視,就在今晚十點民視台灣台「夜深人未靜」。

夜深人未靜粉絲團

責任編輯:劉哲豪

核稿編輯:林妤亭

更多新聞: 王人瑞私藏大聯盟觀賽重點 《夜深人未靜》獨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