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海洋塑膠恐比魚多!英國科學家用衛星追蹤漂流路線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都有10萬隻海洋生物死於塑膠垃圾,數量驚人。現在英國有科學家運用衛星拍攝到的影像,追蹤海面和沿岸地區漂浮的塑膠汙染,希望了解塑膠垃圾究竟從哪裡來又往哪邊聚集,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搶在垃圾進入海洋之前就先清理。

更多新聞: 對抗北朝鮮威脅?南韓首枚軍用通訊衛星在美發射

隨著鏡頭往上,這黃黃白白一片竟然全是垃圾堵住了排水溝。鋁箔包、塑膠袋載浮載沉,大雨一來通通沖刷入海。根據聯合國2018年的報告,每年都有13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照這樣的速度,到了2050年大海中的塑膠數量就會比魚還要多。

科學家碧兒蔓表示,「塑膠進入開放海洋後會分解成微粒,或下沉或纏住(東西)或被(生物)吃下肚。」

為了掌握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的熱點,好搶先攔胡,或者鎖定哪些沿海地區需要加重清理,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利用離地700公里的人造衛星來追蹤。碧兒蔓說,「這些聚集起來的垃圾清晰可見,可以看到垃圾緊貼著海洋鋒。」

繞著地球轉啊轉,歐洲太空總署的「哨兵2A」和「哨兵2B」衛星每十天掃描一次地球表面,回傳空間解析度10公尺的影像,等於每一個畫素代表了10公尺x10公尺的面積,船、水流,這些小細節都能呈現出來。

碧兒蔓解釋,「在空間解析度10公尺之下,假設一個畫素裡有30%充滿漂浮物就算混和了各種物質,譬如混雜了植物只要大部分是塑膠,我們就能開始探測它。」

即使如此,光靠肉眼分辨還是很困難,於是科學家借助人工智慧的力量幫忙辨識,到底照到的是塑膠還是只是海藻或浪花。

把漂流物拖上船,在海草中翻翻撿撿,塑膠碎片赫然現身,顯示海洋汙染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普利茅斯大學教授湯森表示,「我們不能再視海洋為可以任意揮霍的資源,不能再視海洋為可以隨意傾倒的垃圾場,我們必須學習和地球一起永續共存。」

目前科學家對於海洋垃圾的來源、移動路徑等還有很多待解的謎團,希望能借助衛星追蹤影像來驗證現有的模型,為對抗海洋塑膠垃圾再添生力軍。

(民視新聞/林維彥 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衛星北斗三號發射成功 中國完成全球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