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食變小吃–台灣的另類奇蹟
【我們推薦這篇文的原因】還記得第一次吃到台南美食「棺材板」,小編非常困惑,明明是道地經典,怎麼會有種濃濃西餐感?而這種情況也在基隆發生了,到底怎麼回事?

基隆廟口有家營養三明治,是台南學甲人邱天盛猛龍過江來開設的,他本來是推車在街頭賣自家做的香腸,但卻不容於地方角頭,常常遭到無理的騷擾,後來在廟口夜市裡找到了一個攤位安定下來,窮則變、變則通,還想到了來賣三明治。

這所謂營養三明治,亦呼為沙拉船,先將預製的長楕圓麵包置入滾燙的油鍋裡炸好,然後從中剪開,再塞入小黄瓜、滷到黑得發亮的滷蛋、番茄、火腿等,再淋上一層沙拉醬即成一味美食。

正在製作的店老闆

其實早期基隆早期有很多人賣三明治,只是究竟從何人、何時賣起?已難考證,七堵有家「家傳營養三明治」也很受到歡迎。

三明治是洋食,但基隆人早已將它本土化,早期我來排隊擠買,當時內餡包的是香腸、豬肝,西方沒這種食材,這讓我想起台南的「棺材板」⋯⋯

台南的棺材板係戰後初期由一位許六一先生所發明的。當時美軍進駐台灣,西餐也自然傳了進來,許六一乃本在西餐廳裡學藝,乃挖空心思想變化出不同的口味來,居然想出把土司下鍋油炸,然後挖空內裡,以雞肝、蕃茄為主餡料,再淋上濃稠的特製醬料,起初取名「雞肝板」,後來遇見一位考古系教授,說這一味的外型很像他正在挖掘的石棺很像,許六一索性改名「棺材板」,不料這一改名,反而更是聲名大噪了。

我曾研究台灣在日治時期的飲食,歸納出三大系統,即臺灣料理、洋食和日本料理三大分庭抗禮,有趣的是當時的牛排叫「牛肉炮」,不過那時候的洋食應是日本人才吃得起而且喜好的口味,戰後基隆的三明治、台南的棺材板外型是「阿突仔」的食物,裡面卻是正港台灣味,好像日文的平假名裡篏入外來語言的片假名一樣,有趣的是,日治年期間的「鋤燒」(スキヤキ,也叫壽喜燒)後來也篏入台灣人的日常飲食,還成了過年圍爐「文明開化」的象徵,觀察這橘逾淮則變枳的過程,就是研究飲食文化的樂趣了!

拍回影像分享

本文由 魚夫 授權,原文 連結 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