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轉向觀光服務業台灣休閒農業成亞洲典範

臺灣休閒農業開始於民國50年代,政府設置森林遊樂區,將豐富的林業資源與戶外遊憩活動結合,引領傳統農業由一級產業,轉向三級觀光休閒服務業。多年來經各家休閒農業業者不斷的努力,也讓台灣休閒農業,成為亞洲各國的典範。

更多新聞: 運動休閒新選擇!大甲鐵砧山雕塑公園啟用

彰化二林,佔地四公頃的休閒農場,遊客們正在體驗傳統的染布技藝,古色古香的環境,讓人彷彿身處,七零年代的農村。

休閒農場場主張梅嬌表示,「以前這邊是種蘆筍蘆筍園,我們就把它,改造成這樣一個園區,想把這邊的產業再提升上來。」

臺灣從民國90年起,實施週休二日後,許多的傳統農業,開始由一級產業,轉向三級觀光休閒服務業,而位於彰化的這家休閒農場,也從荒廢的鴨母寮,結合周邊自然生態資源,改建成如今適合遊客,進行戶外休憩活動的休閒農場。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目前全臺有將近二千多家的農場,這家以花卉為主題的休閒農場,一年四季都有不同花卉可以欣賞,成為臺灣中部知名的賞花景點。

沐心泉休閒農場場主黃健宗表示,「剛做的時候,那個時候植物生態還沒有那麼多,所以說要吸引客人是有點比較困難,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改善,好的地方繼續保持。」

從種植水果,轉型經營以花卉為主的休閒農場,黃健宗從毫無經驗到游刃有餘,靠得是近二十年來的用心和堅持,而臺灣就是因為擁有無數個像他一樣。默默開創耕耘的農民們,才成功促使了,臺灣休閒農業的崛起。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淡江大學鏈結城市產業 永續發展的再脈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