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獨家/「毅力號」著陸火星恐怖7分鐘  NASA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還原過程親曝關鍵技術
領導NASA火星計劃EDL團隊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Allen Chen)。(合成圖/NASA提供;民視新聞製作)

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歷經7個月、4.8億公里航行成功登陸火星,關鍵人物之一是領導NASA火星計劃EDL(Entry, Descent, Landing進入、下降、著陸 )團隊的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Allen Chen),他也獨家接受本台專訪,還原當時「恐怖7分鐘」,首度親曝登陸火星難度及背後關鍵技術。

更多新聞: 快新聞/「打造台灣國家隊!」 蔡英文喊話:一起打進全球太空產業鏈

「確認著陸,毅力號安全地在火星表面上,準備開始尋找生命痕跡。」NASA毅力號導航與控制負責人莫漢(Swati Mohan)透過麥克風傳回現場消息,另一頭,JPL任務控制總部人員站起身來,振臂高揮,歡呼聲四起。

毅力號克服亂流、偏離及平衡,歷經「恐怖7分鐘」成功著陸,傳回火星表面樣貌,還記錄長達18秒錄音檔,火星上一陣風吹來、微風劈啪輕響,讓世人首次聽到「火星之聲」,18日更再度錄下毅力號在火星上移動的聲音,驚艷全世界。

毅力號得以成功登陸,關鍵人物之一也是領導NASA火星計劃EDL團隊的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他接受本台獨家專訪時,回憶起毅力號登陸火星的「恐怖7分鐘」,坦言當時相當緊張、血壓飆得很高。

快新聞/「毅力號」著陸火星恐怖7分鐘  台裔總工程師陳艾倫還原過程親曝關鍵技術
美國太空總署(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圖/NASA提供)

陳友倫指出,毅力號登陸火星時,完全是由他們的團隊來確保「任務行得通」,當大家看著毅力號進入火星大氣、開始下降著陸時,其實「毅力號已經登陸了」;他解釋,火星距離地球遙遠,當無線電訊號以光速從火星傳回地球時,大概需要11分鐘半,所以當地球看到毅力號進入火星大氣時,其實毅力號已經著陸了。

「如何縮小風險最大值,大概是我過去18年在做的事情。」陳友倫對著本台記者與參與專訪的陽明交通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吳宗信說道。

陳友倫透露,登陸火星最大挑戰是「我們無法如同在地球測試飛行的一樣」,因為在測試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在地球上,讓太空器經歷如火星上「會遭遇的過程」,但其實根本無法在地球上重現火星上所有的東西。

陳友倫表示,「重力可能是錯的、大氣也是錯的,每個東西都可能是錯的」,這些都無法在地球進行有效測試,以致必須不斷模擬正式飛行,他也舉例,「降落傘」就是一個很難處理的環節,因為降落傘充氣展開的過程相當複雜。

陳友倫說,毅力號當時是以1.75馬赫速度前進,降落傘在0.7秒充氣展開,「這是一個很快速混亂的過程」,背後牽涉複雜的系統工程演練。

快新聞/「毅力號」著陸火星恐怖7分鐘  台裔總工程師陳艾倫還原過程親曝關鍵技術
NASA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Allen Chen)。(圖/民視新聞)

「毅力號邁出了一大步,也逐步達成人類探索火星的任務。」陳友倫說,NASA研發出一套「相對地形導航」,賦予毅力號一雙「眼睛」,可以依據眼前的東西做出應變。

陳友倫還原毅力號著陸時,當降落傘打開、隔熱罩脫落後,探測車上有個相機看著地面,不只是像「遊客拍照紀錄景色」,也讓毅力號可以同步比對透過火星偵查軌道器得到的「地圖」,進一步判斷「自己現在在哪裡、在哪個地點著陸最適合」。

「就像Google Map或智慧型手機導航,可以用地圖,依據所見的、地圖上的東西,弄清楚你在哪裡,而這也是我們為毅力號做的。」陳友倫補充說道。

陳友倫提到,現在已經讓「一輛車子大小的毅力號登陸」,未來如果人類登陸火星,可能需要房子、交通工具、食物等大量東西,都難以一次性登陸,相信透過「相對地形導航」技術,可以確保「它們」登陸時在「彼此附近」,這也是人類邁向未來太空科技的一大步。

快新聞/「毅力號」2030年帶回火星樣本 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形容這是「一場接力賽」
快新聞/台灣誕生首位「太空人」?  NASA台裔總工程師陳友倫樂觀看待
快新聞/台韓瑜亮情結! 太空角力我方遠遠落後 陽明交大教授吳宗信曝台灣逆轉關鍵

(民視新聞網/陳潔恩、葉建宏、王耕晨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火箭阿伯」接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陳柏惟相信:能帶領台灣展開燦爛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