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場暴風雨改變命運的美國商船
1867年3月,美國商船羅妹號(又譯羅發號)經過台灣海峽時,遭遇暴風雨,在七星岩觸礁沈沒,船長與他的妻子、14名船員上岸後,因為誤闖「龜仔甪社」的領地,被原住民認為是入侵者而遭到殺害,一名倖存的廣東籍水手逃到打狗一帶,向清朝官府報告。
這起事件傳到北京的美國大使館,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聽到消息後,在4月抵台,希望與原住民直接談判,不過,龜仔甪社拒絕讓他上岸;同時,當大使要求清廷交代,卻得到「『生番』地帶向來以不歸王化」的消極回應,因此美國決定自行處理。
斯卡羅戰士戰勝美國軍隊、簽訂南岬之盟
1867年6月,美國出兵遠征,由在台英國商人必麒麟擔任嚮導與通事。美國士兵成功登陸,仍被剽悍的斯卡羅戰士擊退,這場戰役被美國稱為「福爾摩沙遠征」。
美軍在撤退後,態度越來越強硬,清廷也派出台灣總兵劉明燈處理,卻不得要領。李仙得便前往琅嶠,與琅嶠十八社大頭目卓杞篤談判,雙方在1869年2月訂定「南岬之盟」,這是原住民對上歐美列強的勝利,也是雙方首次簽訂雙向平等條約。
福爾摩沙遠征圖像(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生番」未開化?這些出土文物推翻偏見
中研院副研究員郭素秋指出,由於原住民沒有文字,因此在這段歷史缺乏他們的視角與詮釋,但他們仍有自己的語言,也有極佳學習外來文化的能力與智慧。
從福爾摩沙遠征擊退美軍到訂定南岬之盟,便可知道當時原住民族的強大,不僅展現在戰力,還有政治手腕,並非過去大家以為的那般未開化、無知。
例如龜仔甪社的相關遺址「社頂遺址」,便出土許多來自異國的器物,像是銅環、瑪瑙珠、玻璃珠、閩粵出品的瓷器、甚至還有西班牙、墨西哥銀幣,而這些器物也與其他排灣遺址的考古發現相當吻合。
流傳為民間傳說的歷史遺跡「八寶公主」
回到羅妹號事件,雖然這段歷史在最近20年才進入我們的歷史課本,又因為戲劇讓更多台灣人知曉,但其中一個人物衍伸成傳說,流傳在恆春人的生活及記憶,也就是供奉在墾丁八寶宮的「八寶公主」。
相傳在荷蘭統治時期,荷蘭公主「瑪格麗特」來台尋找愛人,船隻觸礁擱淺,船員遭龜仔角社的原住民殺害。原住民原本不殺女子,但一名勇士因取得的戰利品不多而殺了公主,並帶回她身上八樣物品,因而被稱為「八寶公主」。「八寶公主」經託夢及乩童翻譯,當地居民將祂立廟供俸。
八寶公主神像(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不過《斯卡羅》原著小說《傀儡花》作者陳耀昌發現,八寶公主廟的位置,應該就是羅妹號船員的遇難處,加上荷蘭官方表示「瑪格麗特」未曾來過台灣,所以陳耀昌研究推論,認為「八寶公主」應該就是羅妹號的船長夫人。
台灣的族群、歷史豐富多彩,但官方紀錄歷史多偏重戰爭與政治,對於社會層面描述很少,教科書也沒有更詳盡的介紹,期盼有一天,我們以及未來的世代可以對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更多新聞: 《斯卡羅》萬巴德來台是「因為他」!那些年傳教士在台灣的冒險與耕耘│故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