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鬥多發生於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由於大量移民來台,就像《斯卡羅》中的柴城與保力,不同族群間為搶奪資源,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
造成社會浮動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渡台禁令」產生許多「羅漢腳」。這些單身男子隻身來台,無業、無妻、無子,想回故鄉又沒盤纏,同時社會也有許多不公的現象,像是詩歌〈渡台悲歌〉中提到,生活環境惡劣、男女比例失衡、物價飛漲,又有思鄉之苦。
如此一來,同鄉移民會因為「人親土親」的緣故,集結在一起互相照應,但當與外鄉移民發生利益衝突,便很容易演變成械鬥。
《重修台灣縣志》(1752年)裡附的台灣縣境圖,為今天的台南市南部(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台灣的械鬥類型大致可分為「閩粵械鬥」、「漳泉械鬥」、「頂下郊拚」,還有縣里械鬥、異姓械鬥、同姓宗族械鬥,宜蘭甚至發生不同音樂團體間的「西皮福祿械鬥」,而台灣也有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械鬥有關。
【1751年閩粵械鬥:首次大規模械鬥 與朱一貴事件有關】
在朱一貴事件之前,也曾發生多次閩粵械鬥,但這是雙方第一次大規模的械鬥。
朱一貴為閩籍,杜君英為粵籍,兩人起初合作一同抗清,後來卻為了權力反目成仇。雙方對立後,杜君英旗下的閩籍成員因為地緣認同倒戈,投向朱一貴陣營,雙方之間擴大為兩個族群間的械鬥。
林園鴨母王廟朱一貴神像(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1786年林爽文事件:多族群間的械鬥】
林爽文事件初期則為泉漳械鬥,後來再融入閩粵械鬥,甚至還有原住民,是當時規模最大的民變。
事情起因是台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發起抗爭,橫掃各地。不過,林爽文陣營多數是漳州閩南人,他們率先攻打的鹿港、艋舺、北港、竹塹等地區,則是泉州閩南人的地盤,雙方向來有宿怨,因此爆發大規模的械鬥。
林爽文後來攻打客家庄,桃竹苗、六堆等地的客家居民組成義民軍,與清軍一同圍攻林爽文的軍隊。清軍便藉著族群間的矛盾,消滅林爽文的勢力,還說服原住民,才生擒了林爽文。
《乾隆平定台灣得勝圖》─生擒林爽文(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1853年頂下郊拚:同鄉因利益與宗教信仰爭鬥】
不同於前面的械鬥是不同族群間發生的,「頂下郊拚」是泉州的三邑人與同安人因利益與宗教信仰造成衝突。
當時有許多泉州移民定居在艋舺,以三邑與同安人為主,同安人與廈門一帶進行貿易,被稱為「下(廈)郊」,三邑人則是與泉州、福州,所以被稱做「頂郊」。
不過,三邑人建造艋舺龍山寺,未納入同安人奉祀的霞海城隍,而同安人又與三邑人爭奪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時常發生衝突,當地官衙也刻意忽視雙方衝突,最後發生了「頂下郊拚」。
艋舺龍山寺(擷取自維基百科)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圖片擷取自台北市觀傳局台北旅遊網)根據作家尹萍所寫的〈羅漢腳渡悲歌 — 海禁與械鬥〉,清朝官方統計,當時的台灣有一百多起重大械鬥事件,加上民變,平均每一年多就有一次社會動亂。當時的台灣,如同《斯卡羅》裡水仔所說,「會來這裡討生活,都是和閻羅王借命、跟天借膽」、「從唐山來相互爭鬥好幾代了,今天搶水講和,明天搶田搶地再殺」,這兩句話勾勒出早期台灣先民的輪廓,壯膽渡過黑水溝來台灣,或與其他族群爭鬥,都是為了生存。
更多新聞: 《斯卡羅》萬巴德來台是「因為他」!那些年傳教士在台灣的冒險與耕耘│故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