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演義/從一黨獨大到政黨林立 台灣選舉史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臺灣至少每兩年就有全國性大型選舉,到了投票前,從媒體報導到地方動員,無不熱烈沸騰,其實臺灣人民的選舉權是從無到有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正要推回日據時期 一批本土知識精英,包括林獻堂等人,懂得要求地方自治以及普選的重要,發起了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鍥而不捨地遠赴東洋請願。歷經了14年,才換得臺灣人民第一次的選舉權利,但當時1935年的制度,限定了選民投票資格,必須是男性、年滿25歲,還要年繳稅5銀元以上的中上收入者,等於是排除了女性,也排除了一半市井小民。

更多新聞: 【2024總統勝選密碼】 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強角逐!

1920年代還在日本殖民下的臺灣,包括醫生、教師、律師等有識之士,透過集會、請願等非武裝手段,要求地方自治的聲浪不斷。1921年留日青年林獻堂等人,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長達14年的時間,遠赴日本請願多達15次。1927年蔣渭水成立臺灣史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以獲得普選政權為創黨目標。

1930年,楊肇嘉倡主「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終於1935年11月,臺灣爭取到史上第一次地方議員選舉,這是第一屆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結果,投票率雖高達96%,不過這次選舉有一半的員額仍是由日本官派,剩下的半數才開放民選,而且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擁有投票權。

當時五元稅金必須是中上收入的人才繳得起,從照片裡可以看出許多投票者當天都是身穿西裝、頭戴高帽的仕紳打扮,民主初體驗特別的還有他的投票方式,選民會拿到一張投票用紙,上頭沒有候選人姓名、也沒有照片,全靠選民自己親手寫下支持對象的名字,這種方式是沿用日本選舉文化,也等於要求臺灣選民得會寫字才能完成投票。雖然這次的選舉把女性和窮人排除在外,只落實了半套地方自治,但能跨出民主這一小步,已經是當時臺灣社會菁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爭取到的成果。

總督府先後於1935年和39年舉辦過兩次地方議員選舉,可惜二戰爆發,台灣成為日本南進基地的角色,所有政治活動都因為軍事壓制而被迫停止。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宣布投降。9月1日國民政府任命陳儀為台灣省最高行政長官,負責接管台灣,其中推行地方自治是當時建設計畫之一,隔年1946年台灣便展開首次,村里長和鄉鎮區民代表,兩項最基層選舉,這些鄉鎮區民代將負責選出縣市參議員,再由縣市參議員選舉省參議員。

從1970到80年代台灣歷經黨外運動、解嚴、社會運動的衝撞,原本的集權制度逐漸地鬆綁,但是當時台灣社會還存在一個矛盾,就是當時的國會,包括立法院和國民大會,存在著一大部分的萬年國會委員,也就是當年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老代表,因此改革的呼聲不斷,包括來自反對黨、學運和社運團體,尤其是野百合學運成員就是在當時打出名號的。終於在龐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做出了回應,1991年擔任了43年,560多位國民大會代表全數退職,選出新的第二屆國大代表,隨後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改選,萬年國會從此走入歷史,民主的腳步也讓台灣開始進入總統直選和政黨林立的年代。

更多新聞: 台灣演義/2024總統勝選密碼 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 關鍵策略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