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拚治水三策略 擺脫龜山工業區淹水之苦

桃園市龜山工業區桃鶯路一帶,長久飽受淹水之苦,主要是因為東門溪受限都市規範河段限制,河道無法拓寬,流量超過負荷。桃園市長鄭文燦改變治水策略,預計要花41億改善,以分流、截流、滯洪池的方式,解決豪雨引起的溪水暴漲問題,未來還要興建生態公園,讓民眾能有豐富的親水環境。

更多新聞: 工業區不得建造住宅!政府加強防堵違規

桃園市桃鶯路工程馬不停蹄,大灣溝箱涵拓寬計畫正式開始。挖馬路、清土石,避開複雜管線,工人專業度是關鍵。

14公尺馬路,暗藏40多條線路,電信、水電、瓦斯,弄破其中一條都會讓居民生活出狀況。花了七個多月,大灣溝箱涵大變身,從1.5公尺拓寬到5.2公尺,都是為了改善主流東門溪的淹水情況。

龜山工業區是桃園市的經濟重鎮,不少的科技大廠:BenQ、台達、宏達電都在這設廠,年產值超過6500億,只是這裡連接桃鶯路逢雨必淹,讓業者苦不堪言。

2012年工業區災情慘重,居民涉水逃命,工廠卻沒法倖免,淹水面積達100公頃,2016年這裡也曾因為一場大雨,汪洋一片。原因就出在東門溪流量過大,河道卻因為都市發展無法拓寬,支流也跟著淹大水,讓歷任首長相當苦惱。

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後,徹底解決工業區淹水問題,不僅爭取經費,更改變治水策略,分流、截流、滯洪池,治水多管齊下。

怪手來來回回開挖,再把多餘的土裝進白色布袋,整齊劃一的堆在邊坡。工人說這叫太空包,能幫忙固定池子邊界,裝帶的土量、擺放的位置,都很講究。

這裡是在東門溪下游,樹仁三街的滯洪池附近一共有2座,預計能改善150公頃的土地淹水問題。除了治水,未來還要建設5座生態公園,希望達成防洪、親水、景觀三大目標,徹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為阻晴天大潮淹水!高雄旗津增設水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