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期刊最新研究!正確飲食可減少疾病還能救地球

健康飲食不僅是要保障身體健康,現在還要能保護地球。醫學期刊《刺胳針》16日發表一份由國際科學家共同研究的「行星健康飲食」,詳列每天的食物攝取分配量,指出應減少紅肉和糖類攝取,增加蔬果與豆類和全穀類的份量,不僅可減少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機率,還可減緩氣候變遷。

更多新聞: 北市攜手大賣場!「食育課程」宣導健康飲食

吃東西也可救地球,只要吃對食物,既可保健養生還可減緩氣候變遷,保障地球永續生存。那到底該怎麼吃?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16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應減少吃紅肉和糖分攝取,增加蔬菜水果和堅果類的分量。

哈佛大學教授華特威里特表示,「我們建議大量增加堅果和豆類,包括大豆製品,不只是減少紅肉或是乳製品限量,而是以大家不常攝取的食物代替,但對身體很有益處。」

這份由國際科學家提出的「行星健康飲食」,是基於每天攝取2500大卡卡路里所分配,適用於2歲以上。

每天紅肉只能進食14公克,糖分攝取31公克,澱粉類蔬菜51.5公克,蔬菜300公克,蛋和海鮮類195公克,乳製品250公克,水果200公克以及全榖類232公克。科學家認為這份飲食可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像是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還能減少破壞環境。

華特威里特指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改吃健康飲食,或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但如果大家都這麼做,每年可防止約1100萬人過早死亡。」

報告指出全球有30億人營養失調,包括營養不良和過剩,而食物生產加速氣候變遷,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還製造汙染。

按照目前這樣的食物生產方式和人類飲食習慣,到了2050年全地球人口估達100億時,將對地球和人類造成毀滅性影響。

波茲坦氣候影響研究學者約安洛克史東提到,「科學上來說,全球食物系統有缺陷,是加速不健康成長和早死,以及壽命減短的主因,也是加速地球環境臨危的主因。」

但要讓用吃救地球有效果,必須靠全球人類合作,紅肉和糖的攝取要減少一半,蔬果和堅果與豆類則要增加兩倍以上。

只要全人類都能改變飲食習慣,全球食物生產方式和取向也會跟著改變,減少食物浪費,同時保障地球生存。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