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程序衍生「潛規則」 分配問題礙互信

民眾對都更的推動錙銖必較,擔心權利變換後,土地是升值還是貶值?坪數是增加還是遞減?甚至能不能多要個停車位?權益分配往往是都更能不能談成的重要關鍵,問題是地主的分配權值,往往得等到主管機關審議到最後才能明朗,導致建商與民眾互信更難建立,甚至衍生很多問題。

更多新聞: 推都更強化居住安全 違建戶最大阻礙?

透過都更,讓老房子變新建築是許多民眾的夢想。但舊換新坪數會不會縮水?原本是建商、地主一開始談判的重點,卻因為報准流程,要等到最後的審議才能確定,造成許多都更案件還沒開始,就破局!

樂家人社會企業執行長張友璘表示,「因為都更,它設計就是說,一開始報核的時候,你就必須拿到一個同意書,但是它這種東西,又變成是在審議到最後的時候你才會確定,這個東西是互相矛盾的對,所以那就變成說變相的就會,變成說我在一開始的時候,我要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地主說,我們未來大概會,你會拿到多少東西。」

民眾無法信任建商,只能藉著上網搜尋或口耳相傳,向建商爭取更多的保障;但雙方堅持自己利益的情況,結果就是都更進度延宕再延宕。

心理師張天豪表示,「在都更的過程之中,有很多東西它是有時效性的,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沒有成,就不成了這個東西可能就沒了,所以大家可能都想要就是急著往前走。」

如何讓台灣的老建築更快速的更新,不僅主管機關的規章流程必須重新檢討;建商與地主的互信基礎,更須重新調整!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利用減法美學!滿足人生各階段「家」的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