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澆水嗎?學會這些基本觀念「觀葉植物」不再爛根、枯黃
幫觀葉植物澆水,翻攝自IG:virva.y.c.chen

喜歡在家種花花草草的民眾,每天必會花時間看看心愛的室內觀葉植物們,這時候就很容易情不自禁拿起澆水器餵植物喝水。不過澆水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你的植物買回家一段時間後,常常莫名開始枯葉、死亡,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澆水的頻率與時間不對。其實大部分植物死亡的原因都與澆水有關,因此只要掌握好澆水的頻率,就能成為厲害的綠手指。

更多新聞: 不只彰化田尾!精選中部7家「觀葉植物迷」必逛咖啡廳、早午餐

幫觀葉植物澆水的正確頻率,會因土壤的組成、空氣濕度、環境通風而不同。通常3、4天澆一次比較恰當,不過也必須判斷土壤的乾濕來調整頻率。

「土乾再澆」?到底要多乾?

判斷需不需要澆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土壤的濕度,但並不是只看土壤表面,因為土壤可能表面乾,但其實下層潮濕,民眾可以將第一指節插入土中,感覺土壤的乾濕程度,還有,觀看葉子的垂度也是方法之一。

植物的土壤必須維持適當的濕度,這種感覺摸起來就像是衣服濕潤,但並不會擰的出水,也不是完全曬乾。

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澆水頻率

除此之外,根據土壤的不同,若是一般緊黏的泥土,澆水的頻率必須大大的降低,因為這些緊密的土壤容易將水留住,若再加水,就會讓植物的根部長期悶濕、無法呼吸而導致爛根,最終整棵死亡。

相對的,如果使用的土壤較疏水,因為水分疏散的速度快,澆水的頻率就必須相較密集。

而室內與室外的澆水頻率,也會因為土壤與空氣的流通影響必須調整,室內相較室外的澆水頻率必需拉長。

季節變換也要調整澆水頻率

氣候也是影響澆水頻率的因素之一,因為春夏秋冬的降雨頻率、陽光、溫度等會有變化,台灣春夏高溫、太陽大,在高溫曝曬下,觀葉植物水分容易蒸發,因此有時後甚至每1、2天就必須澆一次水,但秋冬溫度降低,陽光較弱,因此一週澆1次即可,甚至頻率可以再拉更長。

澆水的方法

你會澆水嗎?學會這些基本觀念「觀葉植物」不再爛根、枯黃
幫觀葉植物澆水,翻攝自IG

澆水時,最好能夠澆透,讓水流出盆底。澆水的時間最好是在傍晚或是清晨、夜晚等,避開陽光最強的時刻。但必須注意,冬天因為晚上氣溫較低,建議不要在晚上澆水,以免讓觀葉植物受凍。

若民眾使用的土壤水分比較慢蒸散,可以準備風扇放在植物生長區域附近吹(但不要直吹植物),讓植物所在環境的空氣流通,也能降低爛根的風險。

真的爛根了怎麼辦

若民眾即時發現植物有異狀,可以趕緊將植物從土裡挖出來視察根部是否變黑,如果部分變黑,可以將黑掉的部分剪掉再換新的土壤,不過如果挖出來發現根部全黑,基本上已經沒救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這些觀葉植物絕大部分都需要「潮濕的環境」,所以常用噴霧器將葉子噴濕也是必要的,可以清洗葉子、讓植物從葉子吸收少量水分。

(民視新聞網/曾雅凰 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耶誕節佈置必備!9種「雪銀色」觀葉植物 讓你家質感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