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兵役專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太短?訓練內容不精實?王立:問題在預算
(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國際情勢緊張,俄烏戰火持續,有許多人也關心台海局勢,甚至開始檢討目前4個月軍事訓練役役期是否過短。對此,撰寫《阿共打來怎麼辦》的共同作者,軍事戰略分析家王立,接受《民視新聞網》訪問時表示,他認為兵役問題在於「實行內容」、「預算編制」,以及長期培養民眾增加軍事事務的普遍認知。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灣1月採購快篩捐贈宏都拉斯遭中媒誤導 外交部怒批:卑劣行徑令人不齒

Q:關於台灣兵役改革、國防佈局或普遍民眾認知,您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王立回答:兵役改革的問題一直都存在,不是役期長短,而是施行內容。其實這被人講爛了,我們多說什麼也意義不大,我們比較想讓民眾知道,軍方不做調整的很多理由,扣掉軍方自己的老大心態,以及組織的顢頇、無效率,其實真正的問題還是在預算。

大量的義務役做雜事,沒有進行戰鬥訓練,的確是浪費。但我們若要設計一套完整的課程,例如義務役6個月,有密集的射擊訓練、城鎮戰訓練、戰術運動演習等等,場地整備、教官培養、彈藥的消耗都會提高成本。

台灣兵役專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太短?訓練內容不精實?王立:問題在預算
(圖/取自軍事新聞通訊社臉書)

確實,逼軍方改善組織效率,擠出預算去執行這些事情,聽來很合理,但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可進入軍方進行改革?如果軍官多數都是類似思維,已經習慣了現狀的運作模式,那麼改變就是徒勞。換個方式說,就算我們把軍事組織文官化,導入監督機制,外人就懂軍事運作的現況?

我們認為,這說歸說而已,實際上出現內部糾紛,民眾看到一個職業軍官,對上執政黨派入的監督文官,恐怕多認為是文官不懂裝懂,不該干預職業軍事業務。

所以,上到下的改革固然感覺很快,長期來說還是要培養民眾增加軍事事務的普遍認知。當民眾大多數都了解,真正有用的訓練應該長怎樣,那麼就可以推動民意代表在立院做有意義的質詢,更多曉得軍事事務運作的民眾,軍方就越難用專業、機密等理由規避。

至於兵役長短,我們覺得要看做甚麼而定,專業兵科不可能幾個月就學會,義務役如果只是要做為充員用的步槍兵,那麼現在的訓練項目多不合宜。而這些戰略上的想定,很大一部分需要政治上的支持,也就是民眾的意識要有變化。

台灣兵役專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太短?訓練內容不精實?王立:問題在預算
(圖/取自軍事新聞通訊社臉書)

至於國防布局,台灣還是比較適合小型、分散化的組織防禦概念,越多需要打擊的目標,解放軍就越難一擊成功。事實證明,波灣戰爭時美軍要找出伊拉克的飛彈發射車,耗費的時間金錢效率極差,俄烏戰爭中俄國也是很久才找出一些躲藏在城鎮中的烏軍砲兵、火箭、防空車輛。

但說到底,一切都是錢,武器需要人操作,今天增加了十個飛彈連,就得要有相對應的人要養

我們民眾可以接受軍費增加,以及花時間去了解國防嗎?


【延伸閱讀】

台灣兵役專題/「全民皆兵」能提升台灣國防?專家提醒:對台灣而言「這點」更重要

更多新聞: 快新聞/蔣萬安謝國樑確診隔離 朱立倫:今縣市長參選提名作業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