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團專題/Live House消失中 活動業者聊台中音樂產業瓶頸
(圖/固定客臉書提供)

社群中心/廖婉馨報導 

本篇探討音樂愛好者在音樂祭和專場表演中的不同體驗,從國外現場文化到獨特台灣創意,《民視新聞網》特別專訪了身為經營活動企劃的島楎,他曾策劃過包含山海屯、臺灣祭等大型音樂活動,他分享對於不同表演形式、樂迷文化的看法,以及LiveHouse如何在都市化的進程中繼續發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島楎的見解。

更多新聞: 台灣樂團專題/源於舊事物的「後新台灣歌謠」!「百合花樂團」談創作新境界

音樂祭 vs 專場表演:音樂愛好者的兩個不同體驗

「音樂祭和專場表演是音樂產業中兩個不同的體驗,音樂祭是一個介紹音樂、挖掘音樂喜好、交流音樂文化的入門磚,而專場表演則是深入體驗喜愛藝人的音樂世界、心理層面的場次。」島楎和我們分享兩者的特色與文化,他建議音樂愛好者都要去體驗,了解不同的音樂表演體驗。

島楎表示,專場表演是一個非常扣人心弦的經驗,因為它能讓音樂愛好者在一個專屬的空間中,與自己喜愛的藝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甚至可能會引發對藝人的崇拜。專場演唱會也是一個支持藝人、支持音樂產業的方式,因為透過購買票卷和周邊產品,支持者可以直接投入到藝人的音樂世界中,為他們創造更好的音樂未來。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固定客臉書提供)

從模仿國外的moshpit、circlepit到成為台灣獨有樣貌

熱愛音樂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搖滾樂的現場中,常見一些獨特的行為,如moshpit(衝撞)和circlepit(人浪漩渦)等,這些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呢?

「起初,這些行為是在國外的搖滾音樂現場中流行起來的。隨著音樂風格的發展,樂迷們也漸漸發展出自己的現場文化和特色。現在台灣樂迷們已經不再只是一慣的模仿國外行為,而是開始創造出自己的獨特現場文化。

島楎表示,像自己參與的樂團「固定客」演出時有觀眾會在做出滑龍舟、拜拜等動作,代表現場文化並不會拘泥於過去的表現方式,而是因為時代和風格的改變而不斷演化,例如:有些人變裝、佈置特別的道具等,都是在塑造自己獨特體驗。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固定客臉書提供)

島楎:「猴子不是不行,但一定要尊重他人」

現在的樂迷對於現場演出的觀賞品質有極大論戰,常聽到所謂的「猴子現象」,這種行為指的是一些觀眾做出令人反感、不舒服的行為,常有樂迷認為這些特定「猴子樂迷」損害了現場演出的品質。

而對於猴子的爭議,島楎認為其實樂迷們玩得隨心所欲、安全有保障就好,不過切勿做出「性騷擾」、「攻擊他人」的舉動。「現場熱鬧的氛圍讓人難免有些激動,但請保持冷靜和禮貌,切勿當讓人討厭的人,去破壞這個由各方努力經營的活動以及這個文化。」島楎以身為活動主辦方的觀點,期勉大家能共同創造一個愉悅的現場氛圍。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固定客臉書提供)

都市發展中的LiveHouse應成為城市文化的印記

LiveHouse(展演空間)是許多音樂人的起點,但隨著都市發展,LiveHouse的轉型儼然成為一個問題。島楎提到許多知名的LiveHouse消失,如小地方、小河岸留言等等,這些地方都是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如果縣市政府有心的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將其保存下來或轉型、協助,讓它成為文化中的一個環節,就像美國地下社會一樣。

LiveHouse可以維繫人流、支撐附近的繁榮,也可以成為城市文化的一個環節,並且可以作為城市印記。然而,目前許多LiveHouse在都更或其他計畫中消失,像是台中TADA方舟展演空間被政府勒令停業,也無任何的配套措施,我覺得這是沒有意義且沒有必要的過程,如果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島楎呼籲當地縣市政府,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尋找合適的方法來保存或協助轉型,讓LiveHouse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成為城市文化的印記,也可以促進產業發展。

島楎指出LiveHouse轉型是都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應該以人性化的角度看待文化產業,尋找方法來保存文化、發展產業,讓LiveHouse成為一個具有多元娛樂、融合藝術、熱鬧生活氛圍的全家歡樂娛樂場所,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與魅力。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取自台中TADA方舟官網)

喚醒台中音樂產業的潛能 盼政府與民間一同推動

台灣音樂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但由於多數活動舉辦地點集中在北部地區,造成其他地區如中南部的音樂產業發展相對落後。島楎希望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讓台中音樂產業能夠更加成長茁壯。

島楎其實一直不解為何大家不來台中看音樂演出。他認為,台中是一個宜居、玩樂、交通便利的城市,卻缺乏推動音樂產業的力量。「所以我長期以來都在台中辦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台中的音樂活動,並且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我認為這樣的好地方,只缺推動!」儘管如此,他也坦言,台中人在消費行為上似乎不如北部,這也是目前台中音樂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然而,島楎並不因此而灰心,反而希望透過舉辦活動、與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密切合作,推動在地補助的健全化。「這樣的推廣不只是我在做,台中有幾位專業的推手也有在辦音樂節,光是去年到今年,台中音樂節就有6-7個,雖然有不少活動,但仍不足以支撐在這裡的產業。我認為台中市的補助不如台北、高雄來得健全、有效與完整,因此需要不斷地反應和訴求。每一次高雄在補助的金額動輒都800-1000萬;台北補助動輒1200萬;但台中每一單補助最多50萬,甚至每年開會都無提升金額的趨勢,這也是我非常希望能夠改變的部分。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取自浮現祭臉書)

對政府的殷切期盼與家鄉願景 

今年的浮現祭結束後,島楎也有與台中市政府新聞局討論這件事情,表示:「我每一年都有在反應金額部分,每年都指示應允卻沒有改變,當民間人士都在努力推動音樂文化,在各自領域互相幫助時,政府單位是否可以找尋合適的場地或空間,全力配合民間團體、一起全力投入,讓這個產業可以蓬勃發展,雖然我們沒有北流、高流,但政府能提供一個場館或空間,想辦法讓台中願意辦活動的朋友們可以存活下來。我覺得這是我對家鄉台中的一個強烈情感,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我最看不慣政府的不作為,但我卻是最想在這辦活動的人。」

最後島楎喊話,希望台中市政府再多花些時間,了解、理解他們這些在做音樂產業的人到底缺少甚麼,而不是每次政黨輪替、出來喊喊話後,就甚麼也沒有了。這是島楎非常深刻的體悟。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固定客臉書提供)

島楎檔案:

工作:樂團主唱、活動企劃

生日:11月2日

出生:新竹、現居台中

學歷:專科

迄今的入行時間:20年

工作經歷:

1、台灣祭策展人

2、山海屯音樂節創辦人

3、搖滾連續祭創辦人

4、台秋祭策展人

5、固定客|時不我予主唱

台灣樂團專題/音樂祭與專場有何不同?活動廠牌主理人:音樂祭是入門、專場是深度體驗
(圖/Jimmy Liu臉書提供)

【延伸樂讀】

台灣樂團專題/辦音樂祭遇颱風、破產負債三千萬!山海屯創辦人談風光活動背後的血淚史

台灣樂團專題/高雄樂團的夢想起點「百樂門」 探討LiveHouse的獨特性

更多新聞: 台灣樂團專題/聽團仔必看!盤點2023年4-6月全台各地音樂節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