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第一場 「青年政策在台灣憲政體制中的地位」
今(17)日下午於東海大學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第一場,主題為「青年政策在台灣憲政體制中的地位」。(圖/Y’s Day提供)

即時中心/林捷庭報導

台灣智庫、台灣公共策益、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中央廣播電台與新頭殼,今(17)日下午於東海大學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第一場,談論主題是「青年政策在台灣憲政體制中的地位」。

更多新聞: 快新聞/中國威權威脅!賴清德:台灣是全球重建民主架構重要價值夥伴

主持人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開場時提到,「年青人要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台灣目前的憲法在制定時曾是有進步性的,但以現在角度來看已經不那麼進步,因此需要透過修憲或進一步手段來爭取各種政治權益,而其中與年青人相關的部分更是如此。」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台灣公共策益」是由百位青壯學者所共同成立的「本土的」、「知識的」、「公共的」、「願景的」平台,期盼能在疫情後的時代,以知識為基礎,透過公共的策略性思考,為台灣體出有益的政策方案。

而去年年底的選戰中,「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未能通過修憲之門檻,但該項修憲案的提出,代表青年相關議題獲得不分朝野黨派的高度重視。為讓更多人參與青年議題的討論,因此開啟舉辦Y’s Day 「週三青年日」的想法,期盼能透過深入校園與社區的座談及講演,帶動與青年議題相關的公共知識的討論。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首先分享,希望透過青年政策相關的活動,可以讓所有的總統候選人,在這次大選能提出負責任的青年政策。沈有忠指出,目前我國憲法中青年的權利與義務,因為年齡差別有不對等的規定。目前的憲法規定,憲法第17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但是創制複決18歲開始,選舉罷免卻要20歲。

此外,憲法第14條規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自由,但是20歲才能組黨。目前民法、刑法下修成年為18歲,所以滿18歲就要繳稅、服兵役,但卻不能參與選舉、不能組黨。青輔會在馬英九總統時代被裁撤,沒有獨立預算,改組放在教育部下,很像認為青年朋友只要接受教育就好,顯然沒有將青年政策提到足夠的高度。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表示,主要由企業家與律師主導公共議題的台灣,針對公共事務的討論很少能提升至到憲法層次來思考,但由立憲史來深究中華民國憲法的出現,可以看出這本憲法並不符合人權標準與現代政治權責一致的原理,在「中華老人優先文化」的影響下,憲法反而變成青年權利的限制書而非保障書。

陳俐甫指出,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尤其在歐美國家領導人以及企業家的年齡都逐步下降,因此我們的憲法應該與時俱進,不該在架構上歧視青年,例如憲法把總統被選舉人年齡限制在40歲以上是否合理?他進一步表示,青年政策除了憲法層級的問題外,原本部會級專責青年政策的青輔會,也在馬英九時代降格為教育部下面的青年發展署。但社會在數位科技的發展之下,經濟模式改變下,青年相關的議題越來越複雜,把青年發展署放在教育部之下,並不符合社會現實。

陳俐甫建議,若要憲法上權責相符,並提升憲法上青年的地位,應該要大幅修憲或制憲才有可能達成。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王文岳分享日本憲政發展中青年的角色,王文岳提到,歷史上日本傳統保守傾向也很強,是一個長幼有序的社會。在幕府統治時期,階級制度嚴格,所以當時的青年很苦悶。18、19世紀開始,日本面臨西方勢力,政治上也出現百年未有之變局。1958年,日本幕府被迫簽了不平等的安政通商條約之後,老人政治的無能在變局之前軟弱無力,而日本明治維新可以成功,是因為日本青年以鮮血跟犧牲改變了日本。但是這些掌權的年輕人老了之後,也重覆老人政治,青年勢力並非一朝可起,最後日本還是一步步的走向戰爭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帶給日本和平憲法,這憲法成為日本作為美國屬國的象徵,在1960開始很多日本青年運動,反對美日安保,反對日本再度捲入戰爭,成為日本現在反戰公民文化的根源。

王文岳指出,日本在歷經30多年的高速成長後,在1990年代以後經濟泡沫破裂,日本社會走向停滯,日本出現繭居族、草食族,反而需要老人去鼓勵青年走入社會,直到2012,安倍首相第二次內閣希望鼓勵青年參政,修改國民投票法與公職選舉法,下修參政年齡為18歲,反而比台灣更早落實公民權年齡下修的改革,但這並代表日本青年參政的風氣可以立即改變,相對地,台灣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即鼓勵了日本SEALDs學運社團的興起,甚至帶動東南亞青年運動的風潮,組成奶茶聯盟,因此亞洲國家的青年運動可以相互參照,共進改革。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分享韓國憲政體制中「青年政策」的角色時指出,透過近年來包括地獄朝鮮、N拋世代與土湯匙等流行語,一般人可輕易暸解並感受到韓國青年的壓力與困境。而快速的產業結構變化、COVID-19 大流行和長期的經濟衰退,正在阻止韓國年輕人的獨立自主。 

因此,畢業後的就業、結婚、生子,變成上一代人的專利。但韓國青年仍不斷透過集體行動,例如「萬人簽名運動」、「國會辯論」、「政府懇談會」的方式,推動18歲公民權的修法與《青年基本法》的立法,讓青年成為政策主體,同時透過跨部會的「青年政策協調委員會」與五年期的青年政策基本計畫系統性地解決青年問題。而董思齊認為,韓國案例中,與青年相關之修法與立法之所以能通過,最核心的關鍵之處就在於青年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在提問討論時間時,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反應熱烈,針對「未來如何建立青年政策的主責單位」、「青年如何參與政治」、「台灣要如何突破參政年齡下修的困境」、 「如何落實青年參政以及提高青年政策上的話語權」等提出問題,與會學者也以自身經驗來勉勵青年參與更多的公共事務。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將每週三持續舉辦,下一場將於5月24日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台北校區舉辦,主題是台灣國家安全中青年的角色。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灣烏克蘭志願軍登民主峰會喊話:如果不阻止俄羅斯「下一個就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