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百年苦難磨練 台灣如何成為包容共生的「萬神之島」?|台灣廟世界|數位專題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臺南大天后宮 正殿一景。(圖/維基百科)

文/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

 宗教信仰具有撫慰人心、勸世教化的社會功能,尤其在公權力不彰、動盪的時代,宗教信仰更是民眾心靈的寄託。台灣在拓墾初期,漢族移民渡越險惡的黑水溝,祈能仰賴神明的庇佑,來台之後,面對惡劣的環境、天災疾病、族群械鬥、民變事件,都造成重大傷亡,因此台灣俗語有「三留六死一回頭」之說。台灣歷經明鄭、清領、日治到國民政府時期,每當發生災難瘟疫或政治動亂、經濟恐慌之際,宗教都是維持社會秩序、安定民心的重要力量。因為民眾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終有報」,使得宗教信仰成為亂世中維護社會安定最重要的力量。

更多新聞: 專題/爐香裊裊通神思:傳統寺廟香爐形制與功能分析|台灣廟世界|數位專題

台灣的宗教種類繁多,重要者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一貫道,其中最普遍的主流宗教,則應屬「民間信仰」或稱「通俗信仰」。所謂民間信仰是融合佛教、道教和民俗信仰於一體的宗教,沒有明確的教義、經典,也沒有教主(如張天師、教宗),更無需入教儀式(如受洗、皈依),且以泛神崇拜為特色。因此,台灣多數廟宇都不是奉祀單一神明,而是主祀某一主神,同時祭祀眾多神明,且隸屬不同宗教的神明,都能齊聚一堂共享香火,是一種極具包容力的信仰體系,而民眾咸信「有拜有保庇」,因此無論任何宗教的神明,都一視同仁一體奉祀。

      移民初期民間的信仰是以海神(如水仙尊王、媽祖)和族群守護神(如開漳聖王、清水祖師、三山國王)為主,來台之後因不同的產業而有不同的信仰,如農民奉祀神農大帝、漁民拜媽祖、工匠奉祀魯班公。而民眾因特殊需求也祭拜專業的神明,如為了祈求男丁拜註生娘娘,為求生產順利拜臨水夫人,為保祐兒童平安長大而拜床母、七星娘,神明各司其職且分工精細。民間神明除有分工之外,也為因應信徒需求也有分身,如大媽、二媽、三媽等。

台灣廟世界/多元的民間信仰
馬公城隍廟.註生娘娘。(圖/維基百科)

      台灣「神口」最多的神明,應屬土地公。土地公相當於人間的村里長,台灣各村里都有土地公廟,且各廟宇無論主祀任何名都有配祀土地公,其次媽祖、王爺和三太子也是民間普遍的神明,媽祖信仰源自「唐山過台灣」的過程和海島地形的地理環境,王爺信仰則反映早期醫藥不發達瘟疫頻傳的背景,三太子則因廟宇均有安奉「五營」神兵神將,太子爺則是中壇元帥統領五營兵將,各廟宇幾乎都有配祀。

      一九八O年代,台灣因大家樂的盛行,也帶動陰神信仰的崛起,民眾為了「求明牌」而向有應公、大眾爺、水流公、姑娘廟等陰廟祈求偏財,因民眾咸信正神不會洩漏天機,於是轉拜濟公或陰神問明牌,但如未報中明牌慘遭摃龜的信徒肢解、焚毀、丟棄以示懲罰,因此,當時各地均有被棄的神像,民眾將之集中成為「落難神明收容所」。全世界上既信奉神明又敢毀滅神像者唯獨台灣,這也是宗教史上最特殊的現象。

      百年來台灣的宗教信仰,因應台灣的特殊時代背景而產生的新神,如因漢人侵占原住民土地而衍伸出「地基主」崇拜,因民變事件,清廷徵召客家人平亂,為褒揚戰死之客家族群而有「義民爺」信仰。

      隨著時代的演變,許多大陸來台的神明都有「本土化」的現象,如原鄉族群守護神不再限定特定族群奉祀,媽祖已不僅是航海神而成為全能之神,而造型則由少女轉變成中年婦女形象。而王爺的職務也不再是驅逐瘟疫,而成為庇佑鄉里之神,燒王船則成為「平安祈福」的慶典。近年來由於社會的多元分工,保佑專業的神明有後來居上的現象,例如專司姻緣的月下老人、保佑財利的財神和負責考試的文昌帝君,都成為當紅神明。而傳統農業社會普遍的信仰,如神農大帝、灶神……則有式微現象。

      綜觀百年來台灣民間信仰,都因應不同時代背景、社會型態、經濟產業而發展出不同信仰模式,台灣自漢族拓墾至今,在每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宗教信仰總是撫慰著每一個受創的心靈,陪伴焦慮、無助的信徒,度過艱苦困頓的歷程,成為安定社會的主要力量。


想進一步瞭解更多台灣宮廟的知識與專家QA,歡迎到我們精心準備的「台灣廟世界」專題頁面

更多數位專題:https://www.ftvnews.com.tw/topics/topicsarea/

本文由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授權,原文連結於此。

--

責任編輯/徐薇淳

更多新聞: 專題/神社與民間信仰:臺灣神道教的設置與改造|台灣廟世界|數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