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份報告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數據,將每個國家的人均GDP,採用購買力平價(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以美元為基準得出該份排名。在亞洲經濟扮演關鍵角色的新加坡,除了是全球金融中心外,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消費電子產品等重要的運輸樞紐,因此憑藉157,354美元拿下冠軍,2至5名分別為盧森堡142,490美元、卡達124,834美元、愛爾蘭124,596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8,221美元。
排行6至20名則依序為瑞士、挪威、美國、聖馬利諾、汶萊、丹麥、台灣、荷蘭、冰島、奧地利、安道爾、德國、瑞典、比利時、澳洲。其中排名第12的台灣,經購買力平價計算後,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為73,344美元,僅差距第11名的丹麥42美元。報告指出,雖然台灣未被承認為獨立國家,仍然是1個經濟大國,在消費性電子供應鏈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台積電,以及其他重要電子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裡。
台積電等重要的電子公司,被視為台灣經濟的關鍵優勢。(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更多新聞: 以港、韓為鑑!謝金河揭「服貿重啟、鎖進中國」惡果:經濟災難全民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