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循環杯借還不便 上路卡卡 

專題組/溫鈺萍、葉家君

您使用過循環杯嗎?調查顯示約有三成的人用過,但實際現況更少。2023年是台灣循環杯上路元年,但政策推行一年多了,普及率還有待加強。台灣是「手搖飲王國」,一年用掉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人手一杯,循環經濟就從杯子做起,目前循環轉不起來,究竟卡在哪個環節?


更多新聞: 異言堂/未來城市想像 循環餐具租借站遍地開花

上班族Susan在NGO擔任行銷,對於環保意識格外有感,她習慣自備環保杯買飲料,如果沒帶,就會選擇租借循環杯,但使用循環杯一年多有感而發,Susan說:「市面上有至少兩三家不同的循環廠商在做,如果他能夠統一,就是可以借,也可以還,應該會蠻方便的。借還不方便,循環當然卡卡!目前循環杯至少有三大體系,速食店麥當勞、肯德基等和好盒器業者合作;便利商店全家、OK、萊爾富、頂呱呱等和塑環真配合;統一的7-11和星巴克自建循環杯體系。簡單來說,同系統的循環杯A點借,B點可以還,但不同系統不相容,也就是說7-11借的循環杯,全家不能還,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同系統壁壘分明,形成使用上的門檻。

循環杯系統壁壘分明 借還不便卡住循環 
上班族Susan租借循環杯

便利商店品牌溝通經理廖珮妤表示:「如果這些循環杯可以跨通路、跨區域去借還,那勢必就可以提升消費者使用的方便程度。」業者也希望把市場做大,讓循環杯快速進入民眾的生活習慣。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強調:「經過研究發現,臺灣的循環杯服務模式,每年大概替換掉18點6萬個一次性的飲料杯,所造成氣候變遷、空氣污染、水資源消耗,其實都比一次性飲料杯還要少。台灣一年用掉40億個一次性杯子,全球一年消耗5000億個,嚴重汙染大海,重複使用是科學家認為源頭減塑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當務之急必須創造出規模經濟,才能讓循環真的轉出經濟,只是知易行難,要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談何容易。

更多新聞: 異言堂/Z世代憂鬱嗎? 衛福部免費三次心理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