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漁基金會邀師生放流魚苗 涵養漁業資源!生態永續向下扎根
宜蘭學生護送1.6萬尾嘉鱲寶寶重回大海。(圖/民視新聞)

地方中心/黃富溢 宜蘭報導

隨著過度捕撈,魚群數量下降,蘇澳區漁會和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合作,邀請近百名師生,在南方澳豆腐岬海灘,接力放流1.6萬尾「嘉鱲寶寶」,除了豐富海洋生態多樣性,也涵養漁業資源。更透過實際行動,讓生態永續教育向下扎根。

更多新聞: 基隆海鮮餐廳消費糾紛 店家喊:不然你走吧 客人當真沒付錢就走

捲起衣袖褲管,學生們踏進海裡,將水桶傾倒,一尾尾活蹦亂跳的魚苗,順著水流,迫不及待的滑進海裡。這裡是宜蘭南方澳豆腐岬海灘,一早有近百名師生,用水桶接力,護送1.6萬尾嘉鱲寶寶重回大海。學生:「(這是什麼魚)嘉鱲魚;(知道為什麼要放流嗎)讓魚類源源不絕。」學生們首次參加放流,不停嘰嘰喳喳,好興奮。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今年預計於全台各地放流50萬尾各種魚苗,並邀請學生一同參與。

台灣海漁基金會邀師生放流魚苗 涵養漁業資源!生態永續向下扎根
嘉鱲魚苗。(圖/民視新聞)

嘉鱲又叫真鯛,成魚呈現粉紅色,肉質細膩,是高經濟魚種,不過孵化率容易受天氣及溫度變化影響,魚苗數量不多,加上近年過度捕撈,數量銳減。台灣海漁基金會創新企劃組長張永洲:「它也算是高經濟價值的一種魚苗,而嘉鱲魚苗它算是台灣廣分布的一個物種。」由於與赤鯮、盤仔的體色外觀相似,又都是鯛科魚類,因此常被誤認。但嘉鱲吻部中間呈黃色,背部布有獨特的藍色點紋。宜蘭蘇澳區漁會總幹事 陳春生:「現在野生的嘉鱲現在的量也比較少,所以我們這一次和海魚基金會就在放流這一種的一個魚種。」

台灣海漁基金會邀師生放流魚苗 涵養漁業資源!生態永續向下扎根
百位師生用水桶接力,放流嘉鱲魚苗。(圖/民視新聞)

蘇澳漁會希望透過放流,讓宜蘭周邊的海洋,來年魚獲可以更豐碩,也讓學生們,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



更多新聞: 點4000元海鮮嫌難吃!「吃到剩這些」求別再上菜 老闆娘怒趕人:根本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