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英倫飄灑虞美人花

11月11號,是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年紀念,也是英國國殤日,一戰結束後隔年,英國就開始紀念戰爭結束,並且將「虞美人花」當作是重要象徵,一戰為什麼對英國來說這麼重要,為什麼又要用虞美人花來紀念,帶您一起回顧這段百年歷史。

更多新聞: 1918年11月11日一戰結束 英國紀念音樂會肅穆唯美

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英國倫敦塔燃起萬盞火炬

夜幕低垂,號角聲響起,志工和倫敦塔的守衛開始在已經乾涸的護城河,點上萬盞火炬,從4號起一連8天,英國人以這道火焰長河追悼一次世界大戰,戰死沙場的90萬名英軍。

寂靜的倫敦,用點點火光來紀念一次世界大戰停戰一百周年,這場從1914年打到1918年的戰爭,當時的大英帝國,在全球各地共徵召890萬兵力投入戰場,總共陣亡90萬人,其中歐陸的西線戰事以及與鄂圖曼帝國的海戰傷亡最慘重,至少共折損11萬人,對當時的英國來說,打擊相當沉重。

戰前輝煌的日不落帝國,因為軍費龐大,4年的仗打下來後,變成全球欠債最多的國家,因此戰後隔年,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就訂定每年11月11號、一戰結束的這一天,為英國國殤日。

科技重現一戰血色 現代與過去不再遙遠

一百年前,倫敦近郊的萊斯沃奇火車站,跟現在沒有太大差別,一群準備上戰場的士兵,在月台上合影留念,已經泛黃的黑白照,用現代科技上了色,讓這段百年歷史和我們距離不再那麼遙遠,而且讓我們可以更容易理解。

「我們讓歷史更生動,這幾年對一戰有興趣的人都很興奮,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士兵的臉,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人性。」──導演 彼得傑克森

除了默哀和遊行外,英國各地還會舉行獻花儀式,而獻上的花就是在英國人盡皆知的虞美人花。

軍醫賦詩悼念同袍 虞美人花象徵戰士鮮血

虞美人花之所以會成為英國紀念一戰的花,是因為一名加拿大軍醫麥克雷,在比利時法蘭德斯戰場上,追悼捐軀同袍所寫的一首詩。詩中用虞美人花形容戰士流下的鮮血,且這首詩在英國刊出後引起廣大迴響,所以虞美人花就被用來追憶捐軀的英國戰士。

原產於歐亞溫帶地區的虞美人花,在歐洲鄉間極為常見,一戰期間知名戰場法蘭德斯,就開滿許多虞美人花,所以才被詩人寫入詩中,悼念不幸戰死的士兵。

虞美人花和可以提煉鴉片的罌粟花,外型相當類似,其實這兩種花都是屬於罌粟科,但罌粟花體型比較高大,果實也比虞美人花大,以往在飽受戰爭摧殘的阿富汗,就種有許多罌粟,輸出大量鴉片原料,但近來政府鼓勵改種番紅花,農民不但不用擔心違法,而且收入反而增加。

國殤日約定俗成 佩戴虞美人花紀念終戰

其實用虞美人花來紀念一戰,最早是源自美國,一名美國學者莫伊娜麥可讀了麥克雷的詩後非常感動,自掏腰包訂製了25朵絲綢虞美人花飾品,送給1918年到紐約參加基督教青年會的人士,於是美國和法國開始有人用虞美人花來追悼一戰。

後來1921年英國皇家退伍軍人協會創辦人海格,也認同這樣的做法,開始在英國推廣用虞美人花紀念一戰。2014年更有藝術家,創作出88萬多朵陶器虞美人花,追憶一戰爆發一百週年,當時威廉王子夫妻也到現場舉行揭幕儀式。

虞美人花在英國地位崇高,且深植民心,只要一提到一戰或是和平,就會立刻被聯想到,皇家英國退伍軍人協會,還會製作虞美人花飾品販售,並將款項捐給需要幫助的退伍軍人,因此只要接近11月,不但可以在英國街上看見許多人配戴虞美人花,還有車隊和巴士都貼上虞美人花的圖樣,上街一起紀念。

虞美人花形象深植民心 11月英國隨處可見

「我們必須追念一戰,他們犧牲性命換來我們的和平,想想我們在生命中能貢獻些什麼。」──英國民眾

雖然虞美人花在英國蘊藏的意義相當正面,但因為容易和罌粟花搞混,也曾因此引發爭議。2010年剛上任的前英國首相卡麥隆,剛好在11月出訪中國,他也跟許多英國人一樣,在胸前別上虞美人花,追悼一戰戰士。

但中國認為卡麥隆和隨行官員,配戴的是罌粟花,而中國近代因為罌粟花提煉而成的鴉片,和西方國家發生鴉片戰爭,因此要求卡麥隆把虞美人花摘下,後來卡麥隆向中國解釋,說那是用來紀念一戰的虞美人花,才緩解雙方緊張關係。

對虞美人花的立場不同,也發生在球場上,英超曼聯隊的中場尼曼查馬尼,因為是塞爾維亞人,曾經歷北約轟炸,而英國也有加入轟炸行列,因此他3號出場比賽時拒絕戴上虞美人花。六年前愛爾蘭國腳麥克林也因為拒戴虞美人花,傳遭死亡威脅,讓用來追悼一次世界大戰的虞美人花又添爭議。

(民視新聞/吳若望 專題報導)

更多新聞: 一戰終戰百年紀念日 川普訪法遭攔車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