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寶林廚師手部毒物劑量1奈克 台大法醫所:比「台積電晶片還小」
台大法醫所長翁德怡。(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即時中心/林捷庭報導

寶林茶室案今(2)日出現重大進展,台大法醫所長翁德怡下午證實在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刀具、砧板則沒有。翁德怡進一步指出,廚師手部驗出的劑量推測約每毫升1奈克,比「台積電做的晶片還要小」。而本案也是她從醫30年來第一次看到的困難案件。

更多新聞: 快新聞/「寶林中毒案」重症患者僅1人脫離險境 薛瑞元曝:其他人不樂觀

翁德怡下午受訪指出,台大法醫所從北市衛生局3月24日採集的檢體,包含廚師手部、砧板、菜刀及水果刀4種,其中廚師手上檢體透過浸泡培養液驗到陽性,令外3種沒有驗出;至於廚師是摸到哪樣食材被汙染,目前還不知道,但可證實米酵菌酸曾經出現在寶林A13。

翁德怡表示,目前確定米酵菌酸曾出現在A13,甚至可再縮小規模是在廚房裡面,而不是端菜的人,或是服務生桌子沒擦乾淨,至少可以確定不是這些問題。另外,廚師不是米酵菌酸的帶原者而媒介,關鍵還是在食材。

翁德怡表示,廚師手上驗出的劑量要定量不是很容易,目前推測大約是每毫升1奈克左右,10的負9次方,比台積電做的晶片還要小。

對於米酵菌酸標準品是否沒有超前部署?翁德怡認為話不能這樣講,很多毒物沒辦法預先知道,既然遇到就記取教訓,之後法醫所也會更努力觀察國際間各種最新毒物流行狀態,她認為寶林案並沒有特別延遲,一發生醫師就提高警覺,疾管署馬上邀集全國各機關毒物專家、感染科專家及重症專家,大家都非常認真,也不可能亂槍打鳥。

翁德怡表示,雖然台大法醫所儀器很強大,能夠一次驗1000種毒物,但如果剛好是「第1001種」猜錯了也驗不出來,第一,要合理懷疑;第二檢驗趕快跟上,是不是超前部署不是那麼重要,世界上毒物一直產出,我們之前也不知道什麼叫COVID-19不是嗎?

記者提問,可否透過洗手來消除米酵菌酸毒素?

翁德怡回應,這也要看廚師怎麼洗手,但法醫所的質譜儀很強大,不見得很認真洗就能洗掉,而法醫毒物學著重評估細菌方式,沒有學過怎樣把毒素洗到乾淨的方式,她也坦言這次是「這輩子當醫生30年我第一次看到」非常困難的案件。

更多新聞: 快新聞/寶林「刀具、砧板、人員手部」驗出陽性 北市府:進貨儲存也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