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救援難度高!  濃煙因「煙囪效應」循管道上竄
新竹大火,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圖/民視新聞)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持續帶您關心這一場新竹火警!起火的社區大樓,28層樓高,已經超出新竹市消防雲梯車的極限高度,打火人員只能徒步,搶救高樓層的民眾,增加救援的難度,即使火勢受到控制,不過,在煙囪效應之下,大量濃煙透過透過聯通的地下室,從D棟起火點,往其他三棟的樓梯間、管線間流竄,需要救援住戶,也增加數倍。

更多新聞: 快新聞/竹市大樓暗夜祝融2勇消殉職 高虹安發聲了

整棟社區大樓,被濃濃煙霧給籠罩,消防人員搭著雲梯車,趕緊救援,位在新竹的這一個28層樓高的集合式住宅,發生大火,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高樓救援問題,也成為關注焦點。新竹市消防一大隊長林敬賢表示,因為高樓救援,他通常樓層數比較高,那我們在火災的時候都會去斷電,或者是說因為火災之後它燒穿之後,它會給電力系統給燒穿,那這個部分就會造成我們救難的困難,因為我們的救難人員,就必須倚靠我們自己徒步。

高樓救援難度高!  濃煙因「煙囪效應」循管道上竄
新竹大火,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圖/民視新聞)

新北市有全台最高70公尺的雲梯車〝火鳳凰〞,新竹市的雲梯車最高52公尺,因此更高的樓層,消防員就得仰賴大樓的自動灑水系統,救援也只能徒步上樓。新竹市消防局長 李世恭表示,大樓它完全沒有任何緊急升降機,所以同仁他是揹著氣瓶爬樓梯上去8樓,然後從8樓開始逐漸地搜索,所以他的氣瓶消耗的速度,可能比以往揹的速度更快。

高樓救援難度高!  濃煙因「煙囪效應」循管道上竄
新竹大火,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圖/民視新聞)

一場大火,也燒出大樓安全設備問題,如果自動灑水系統、排煙系統等不完善,不但增加救援難度,再加上煙囪效應,D棟地下一樓起火,濃煙往A、B、C三棟樓流竄,加上排煙系統被大火損毀,災難一發不可收拾。消防專家 林金宏表示,煙囪效應就是火災發生的時候,如果他是一個沒有任何阻礙,也就是說沒有門阻擋的直通空間,尤其是由下往上,它就會形成所謂的煙囪效應
,也就像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很多燒起來的時候,然後煙就會沿著煙囪冒出來,一般來講煙每秒鐘上升速度大概3到5公尺,28層樓 那就大概20秒。新竹市消防一大隊長 林敬賢表示,所謂高樓效應就像我剛剛講的,它就是一個管道間,它就像一個煙囪,我們在底下燒的時候,它的煙跟熱,它比空氣輕它就容易往上飄,一個安全門沒關好,煙就容易往那個樓層上去。2021年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死41傷,同樣也是因為煙囪效應,和建物內易燃材質,整棟大樓燒成一座大火爐。雖然這次消防員殉職原因,還要再調查,但燒完之後,大樓的安全設備問題,勢必得重新好好檢視。


更多新聞: 新竹大樓深夜竄火2勇消殉職!13F脫困住戶親曝「現場慘況」:陽台躲到天亮